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515经侦宣传日丨民警“花式”守牢“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3-05-16 11:25:0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通讯员供图)

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通讯员谢瑜琳) 5月15日是第14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从2010年公安部确定第一个“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以来,随着经侦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5.15”已经从一个简单的日期变成了一张公安机关经侦宣传活动的响亮名片,守好国家和百姓的“钱袋子”是“5.15”不变的初衷。

连日来,梅州各级公安机关以不同形式,走进学校、社区、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宣传活动,向群众传授了防范洗钱、非法集资、传销、涉税以及私募、证券等领域经济犯罪活动防骗知识和自救技巧。

联合成立一个反洗钱教育实践基地

“选择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不要出租或出借自己的金融账户,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

5月5日,梅州市反洗钱教育实践基地在嘉应学院揭牌,随后,150名嘉应学院师生与梅州市公安局、16家银行、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共同聆听了一场反洗钱专题讲座。该讲座向大学生们分析了洗钱的危害和常见的洗钱套路,引导大学生保护自己,远离洗钱陷阱。

据悉,本次反洗钱教育实践基地在嘉应学院正式揭牌是“反洗钱知识进校园”宣教活动的有益实践,推动《“反洗钱知识进高校”三年宣教活动合作备忘录》的落地和实施。

制作多个防范非法集资公益片

“拒绝高利诱惑,莫伸贪婪之手”。今年“5.15”经侦宣传日,梅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市金融部门,精心制作了多个防范集资诈骗公益宣传片,从多个角度和平台营造全民防范经济犯罪的浓厚氛围。

此外,通过车载广告的形式,在乡镇流动播放这批公益宣传片,积极向群众传授防范、预防各类经济犯罪、保障用卡安全等知识,提醒广大群众增强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组织一系列面对面普法宣传

近段时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各县(市、区)公安机关联合金融、市场监督等部门,纷纷走进社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线下宣传。

(通讯员供图)

借助近年来该市成功侦办的非法集资案例,民警以案说法向群众特别是中老年群众重点讲解、剖析非法集资犯罪的表现形式、规律特点和常见手段,并面对面为群众答疑解惑,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多发性、热点性经济犯罪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开展一组进企业“送法上门”活动

近期,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创新开展进企业宣传活动,向辖区企业开展“送法上门”宣讲活动。依托警企合作,落实大兴调查研究要求,各级公安机关积极创新进企业宣传模式,通过一系列“宣讲+调研”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护企安商工作质效。

(通讯员供图)

针对合同诈骗、虚开骗税、非法集资、职务侵占等经济犯罪,梅州公安结合现实案例,对企业负责人及企业员工代表进行了一次普法宣传教育,同时就如何更好服务企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宣传活动期间,全市公安经侦部门共走访上市企业8家,市直机关单位8家,学校、社区、村委共80多个,家庭200多户,派发宣传单6000余份,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识别和防范经济犯罪的意识能力,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有效的宣传攻势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责任编辑:陈赞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