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工匠

“产业工人 匠心筑梦”五一劳动奖系列报道

发布时间:2023-04-27 13:35:0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报道) 春风又绿珠江畔,南沙远航正其时!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广州南沙正以奋进姿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加速奔向未来。新征程上铸就新的历史伟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今年南沙区总工会推荐丰田纺织(广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制造管理系系长许安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丰汽车城一期项目技术负责人刘智华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收益改善科获广东省工人先锋号。“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南沙区总工会推出“产业工人 匠心筑梦”五一劳动奖系列报道,记录劳模工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甘于奉献的事迹,以劳动创造幸福的精彩故事。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丰田纺织(广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制造管理系系长许安

焊花点亮绚丽人生

面罩要握紧、身体下蹲5厘米、焊枪低2厘米、要思考钢材液体的走向……4月10日,在丰田纺织(广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制造管理系焊接训练室,许安向两名学徒示范焊接技术要点,不时纠正他们的姿势。只见,弧光闪烁、火花四溅,一道细密齐整的鱼鳞纹焊缝完美呈现。

入职16年,许安深爱着这“绚丽如烟火”的焊花。在这个岗位上,他从一名普通的学徒逐步成长为公司焊接技能强手,并获得集团全球工厂焊接技能大赛冠军,成长为中国汽车制造领域的工匠。

赛场磨炼出的技能高手

2007年10月,许安从兰考县牡丹乐器厂跳槽到丰田纺织(广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成为焊接车间的一名手工焊接工人。“焊接精度以毫米为单位进行计算,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这个岗位非常具有挑战性。”许安说,他之前从事的木工岗位,非常怕火,而焊接作业不仅有火花,发出的光也十分刺眼,不戴防护面具的话,只3秒钟眼睛就会感到疼痛,这些心理上的考验让他很痛苦。

事业的成就感源于一次次的技能竞赛。刚入职的时候,车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大家都坐不住了,你追我赶地学本领。有一次,许安焊接的产品由于精度高在评比中胜出。同事的认可让他对单一枯燥的焊接工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下决心在生产一线磨炼技能,将自己的焊接误差控制在0.002毫米以内。

2015年4月,公司内部举办焊接技能大赛选拔,赛前准备不充分让许安在比赛中吃了亏,最终名列第三。许安开始分析自己的不足以及和别人差距,每天到操作间训练,一站就是2小时,同年6月代表公司参加集团中国地域焊接技能大赛时,许安力挽狂澜,以稳定的焊接表现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了代表集团中国地区去日本参加集团全球工厂的焊接技能大赛的资格。

许安和公司团队在比赛开始前两天抵达日本,有了此前两次比赛积累的经验,许安对自己现场发挥有了信心,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另一番考验。在提前参观比赛场地及设备时,许安发现,日本当地的电流电压标准与中国不同,这一发现让他必须推翻原有设定的操作参数,进行重新设定,应急反应能力较强的许安,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整了参数,并在限定35分钟的操作时间的情况下,他们18分钟就完成了任务,打败了来自美国、俄罗斯、泰国、越南等国家共15名选手,成为首个获得该项目金牌的中国代表。

千锤百炼打造金牌团队

如何带领一个本就优秀的团队再创新的辉煌?这是自2012年成为班长后,许安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在2016年的集团中国地域焊接技能大赛中,许安主动请缨担任指导员,带领公司三位选手参赛并且包揽了中国地区前三名,他严格要求参赛选手,并把自己过往的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他们,最终在同年集团全球工厂焊接技能大赛中带领团队取得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他所带领的QCC小组也在2018年9月中国区QCC大赛中,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第三名。

2015年,许安被任命为制造管理系系长,他又围绕如何为企业提高利润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团队获得南沙区总工会“五小竞赛”金奖的项目---“多能功能换电极工具”,灵感来源于公司制造现场的更换电极作业。焊接作业岗位自动化后,传统的更换电极方法容易导致产品偏焊、焊穿等不良,团队对以往更换电极进行作业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对一系列更换电极的工具进行了改善,加工制作了一个长度为15mm的限位套筒,并垂直固定到斜口钳上,作业时,插入底部后剪断焊丝,即可保证预留长度。另外,将限位套筒的内部加工成贴合电极的椭圆形,这样即可在不拆除保护套筒的情况下安装电极,降低了由更换电极所引起的品质风险以及工时。同时,将卡环、套筒、弹簧、组合在一起,制成新的可限定扭力的新套筒,做到使用一个工具即可完成所有电极更换的步骤,良品条件得到保证的同时,还减少了更换电极的作业步骤。

许安在工作上的努力得到了公司和上级部门的认可,2017年,他被南沙区总工会评选为“南沙工匠”,2019年4月被评选为“广州市劳动模范”。收获的诸多荣誉并没有让他止步不前、安于现状,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到了提升自身能力上。他参加了工会的学历提升行动,攻读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历。#p#副标题#e#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丰汽车城一期项目技术负责人刘智华

工匠精神铸就精品工程

“你看,我们采用拓宽加固的技术工艺,形成了6米宽的拐弯道回旋流,减少了水闸对桥梁的冲击,还保护了海洋环境。”4月20日早上8点,在广丰汽车城一期项目工地上,刘智华已经奔忙在施工现场。

2000年6月,刘智华大学毕业后进入建设施工行业,现任中铁隧道局集团公司二处广丰汽车城一期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员、机电总工、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每个岗位的历练都成了刘智华的人生财富。23年来,他始终坚持对品质的坚守,用“匠心”建设精品工程。

施工现场的技术“尖兵”

技术是项目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技术方案是最大的成本,方案失败,整个项目就失败!”刘智华认为,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面对中标的项目要提前做好技术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让项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盈利。

2022年2月,由中铁隧道局承建的广州南沙小虎二桥加宽工程历经480天的全封闭施工,成功实现主道4改6,正式并入小虎岛交通微循环网络,满足了南沙汽车产业发展、周边企业及居民通行需求。

刘智华回忆道,小虎二桥拓宽改造将原有双向4车道升级为双向6车道。在参与可研设计的过程中,他带头克服技术业务骨干经验不足的实际困难,推行师徒帮带的制度,将10名新来大学生分配到招投标与技术方案工作小组,由项目技术骨干、商务经理实行“一对三”的帮扶,最终提出了“水中不设墩,把人行道改车道”的最优技术方案,及时取消了水上施工的技术方案,将安全风险与项目成本得到及时控制。

2022年6月以来,广丰汽车城一期基础配套设施(一期)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让刘智华所在技术团队成员容不得丝毫放松。从2022年6月到2023年1月,刘智华带领技术团队,对联合水闸选址与重建的技术方案作了持续半年的讨论与优化,最终推翻了原有的技术方案,采用了拓宽加固的技术工艺,形成了6米宽的拐弯道回旋流,减少了水闸对桥梁的冲击,并规避占用海域,保护了海洋环境,也实现了”减少施工量不减价”的创效目标。

带领年轻人进步的“领路人”

为了解决项目人手不足的问题,中铁隧道局每年都会向项目工地输送一批大学生。他们眼中的刘智华,是善于谈心的“大哥”,是对待工作极度严苛的“长者”,更是带领他们取得一次又一次进步的“领路人”。

为了让大学生快速成长,刘智华在项目部推出了师傅与徒弟签订责任书,按照目标与计划实现培养目标。他还总结出带徒三部曲,首次是教会徒弟看图、识图、核算工程量。其次是教会徒弟拿着图纸去现场识别各项工序。最后是手把手教徒弟如何做技术交底。

2020年7月,刘华森大学毕业便来到刘智华所在的项目部,从一名实习生干起。经过一年半的师徒帮带,2021年7月,刘华森以骄人的业绩晋升为工程部副部长。在刘华森的印象中,师父刘智华对团队成员的工作有着严格要求。刚到项目工地,刘华森跟着师父参与联合水闸项目。从看图识图到现场测量等,师父刘智华都毫无保留教给他工作方法。

为了让徒弟刘华森少走弯路,刘智华还让他每天养成写工作日记的习惯。”每天记录一下工作的得与失,对我刚到项目工地熟悉现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华森表示,让他感动的是,在一次面临返工的边缘,机电专业出身师父及时拉了他一把,发挥专业优势,每天利用工余时间帮助他完善专业知识面,让联合水闸项目现场得到有效推进。

回顾一路走来的职业生涯,刘智华最惊喜的是今年南沙区总工会将他推荐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对象。“荣誉是对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项目团队成员的一种精神鼓励与鞭策。”刘智华说,今后工作中,他将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发挥劳模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积极围绕项目生产经营任务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凸显“劳模领跑+团队合力”的优势,着力培养出了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南沙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p#副标题#e#

广东省工人先锋号获得班组、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收益改善科

跑出技术升级加速度

4月14日下午13:40分,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焊接车间多个机器手臂正在忙碌作业。“在焊接这个环节,我们的团队在现场实地查找工艺改善的空间,优化生产工艺,使机器人减少,从而减少工程占地面积。”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海缝公司”)收益改善科副科长杨真说。

焊接车间生产线是广州海缝公司收益改善科完成的一个技术改造项目。该科室不仅是公司设备工艺技术改造的“顶梁柱”,也是自主研发技术的大拿。去年以来,收益改善科秉持“务实创新”的工匠精神,重点完成了高自动化率汽车冲压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和高效汽车钣金件生产线自动化技术改造项目,为公司节约成本1850万元。科室也通过 工会组织的技能竞赛完成了377人次的培训,为公司技术升级建立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性劳动者大军。

锁定四大领域创新

随着互联网5G技术逐渐成熟,“工业物联+工业数据+工业智能+工业应用”的全过程设备集成平台,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点。为顺应行业技术发展,去年,收益改善科提出了“混动汽车逆变器支架”改善课题,重点针对冲压、焊接、组装、检查四个领域项目进行现场改善。从培训到实地现场发现问题,从组建讲师团队到前往客户现场观看相关工序视频……杨真率领团队22名业务骨干开展了“三现主义”(现场、现物、现实)的专项培训,通过运用“标准三票”——标准作业票、标准作业组合票、工程别能力表,把握课题对不产生价值的作业环节予以消除,最终实现递减一台设备的目标。

去年1月初,在开展课题改善之前,公司收益改善科不少职工对产品品质不了解,品质负责人宋先保带头建立培训体系,针对员工、班组长、管理人员开展了生产、品质、技术开发、设备培训。同时,公司收益改善科还开始建立讲师库,由宋先保对各兼职讲师团队进行集中培训,将各业务板块的培训课程需求及时记录下来。为了保证课程贴近现场实际需求,宋先保率队分批前往客户现场学习“标准三票”的运用方法,并在客户所在的车间开展实操培训,查找问题点,将样板线的实操知识整理在记录本上。

构建全员创意提案分享文化

为解决混动汽车逆变器部分零件无国产产品的问题,公司收益改善科组织业务骨干开展专项改善,及时查到新材料作为替代的零部件,推出了橡胶+粉末冶金的构成件零件,可安装到冲压件上,保证了该零件的拔出力、耐久性、焊接强度等各项性能指标。

“为了实现各项性能指标,公司收益改善科组织模具专家与业务骨干成员一道,开展了连续2个月的奋战,开展了10轮以上的测试,最终将3条生产线减少至2条生产线。”回顾该工艺改善的点点滴滴,收益改善科品质改善骨干宋先保至今仍历历在目。该改善课题打破了混动汽车逆变器部分零件国外垄断,为公司减少了一台设备,直接节约了成本107万元。

据广州海缝公司工会主席郑乐文介绍,“混动汽车逆变器支架”课题来源于一线职工在现场持续发现得出的创意提案,经过团队集体攻关最终得到应用与实施。2022年,公司工会在一线职工中开展了创意提案发表竞赛,鼓励一线职工将日常工作的心得总结提炼,并在各基层班组中开展互动交流与分享。其中,公司收益改善科“给力组”荣获公司内部一等奖。此举深受一线职工好评。

“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我们一线职工要在本职岗位上,查找改善的空间。2022年,我提出了‘串式法’,将冲压工艺作了优化,有效降低了成本。”公司收益改善科成本改善骨干邱雪玲认为,公司推行的高自动化率汽车冲压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和高效汽车钣金件生产线自动化技术改造项目大大降低了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供稿单位:南沙区总工会)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