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四十载南粤辉煌 中行助力广东经济腾飞

发布时间:2018-12-19 22:58: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黄爱弟 宋冠旭 报道) 40年春华秋实,40年奋楫前行。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广东中行)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深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强化变革创新,积极助力南粤发展,打造专业金融品牌,不断提升民生服务能力,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彰显出百年大行与时代同呼吸、与广东人民共命运的蓬勃力量。

依托市场力量 助力广东经济转型向上突围

40年突飞猛进,是广东中行以金融助推市场力量,赋能广东经济转型腾飞的发展史。

今年4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率先在全国发布《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决定》,将质量强省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开启广东发展的“质量时代”。广东是民营经济的重镇,也是外贸大省。民营经济对广东经济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也是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近年来,广东中行依托贸易金融传统优势和多元化跨境服务平台,着力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跃上新台阶,支持广东民企“走出去”“引进来”,助力民企转型升级。

2012年,广东中行在广东省银行业中较早试点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成立科技支行——广州番禺天安科技支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属信贷服务。通过复制和推广广州番禺天安科技支行的发展经验,当前广东中行辖属科技支行已达22家,涉及广州6区和14地市,全面覆盖广东省(不含深圳)的粤港澳大湾区和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城市,为累计超过8000家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服务。广东中行通过“风险分担机制创新”“机构专营机制创新”两大创新举措,积极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支持一批初创型企业走上快速成长道路,其中,20多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累计直接融资逾50亿元。与此同时,自2014年以来中国银行已举办48场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活动,吸引来自五大洲80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家中外企业参加。

广东加工贸易在广东中行的服务和支持下实现了向更高端制造业的升级发展,一大批民企从最初的单一来料加工工厂成长为年营销收入近十亿元或年结算量超亿美元、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的行业知名公司。在此过程中,广东中行国际结算业务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亦得到了长足发展,国际贸易结算量在2008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市场份额多年来保持市场同业前列。

不断开拓创新,蹄疾步稳走在时代前沿

40年筚路蓝缕,是广东中行敏锐捕捉市场动向、开拓金融发展前沿的创新史。

广东中行立足市场前沿,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快速融入市场。一方面,不断提升创新研发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持续推出领先同业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八十年,代办广东省首笔外国政府转贷业务,发行国内首张信用卡,投入使用国内首批自动柜员机。九十年代,在国内率先推出电话银行服务、一揽子六大品种消费贷款业务。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全国率先推出个人黄金交易新品种“人民币双向黄金宝”;以手机银行、智能柜台为“双核驱动”,科技引领创新的实效持续增强。另一方面,组织架构、管理措施也紧跟内外部发展形势进行自我革新。与时俱进开启深化广州同城机构改革,成立系统内首个手机银行发展中心……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回首过去,往昔流淌着漫长而涓涓的创新细流,汇聚成广东中行引领市场、吐故纳新的历史;展望未来,融合在血液里的创新基因必将继续跳动更加活跃的脉搏,推动着广东中行继续开拓创新、勇立时代潮头。

融入发展大局,积极践行大行责任担当

40年风雨同舟,是广东中行扎根南粤大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担当史。

广东中行积极融入广东发展大局,牢牢把握区域发展机遇,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多渠道、多产品的综合金融服务持续助力广东经济发展。一是积极支持地方建设。改革开放初期批准6000多万美元贷款支持交通航运事业,使中断了30多年的省港客运航线得到恢复;为内地首家五星级宾馆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建成发放贷款3600万美元;支持全国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缓解广东省电力需求。2007年成功争揽广州珠江新城西塔30亿元银团贷款代理行资格,积极助力广州新中央商务区建设。二是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累计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重大交通项目48个,项目总投资超536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超2230亿元,其中作为港珠澳大桥主体项目独家银团贷款牵头行,为项目建设投放金额超113亿元,占银团比例超52%,助力项目履行“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的时代使命;积极参与广东丝路基金投资,中标该基金首期规模35%的份额,是该基金项下最早、最高效完成出资的社会投资人。三是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面向中小微企业客户群体推出涵盖商事注册登记、便捷支付结算、增值理财融资、跨境综合经营等一站式、全流程、线上化“中银个企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挂牌成立“广东省中小微企业小额票据贴现中心”,成为2018年唯一一家获得该资格的国有银行。创新推出“中银信贷工厂”流程银行模式、“中银科技支行”科技信贷专营模式、“中银投贷联动”平台助力“双创”模式、“中银跨境撮合”牵线搭桥配合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模式等,帮助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题。与此同时,广东中行持续强化责任担当,与地方政府并肩前行。在美国次贷危机形势最严峻的2009年,广东中行勇担重任,全年新增贷款在四大行中占比高达36%,为广东经济复苏、走出低谷作出了积极贡献。

发挥专业优势,打造跨境金融特色招牌

40年牵线搭桥,是广东中行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推进跨境服务的专业史。

广东中行依托中国银行覆盖全球的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和专属金融产品方面的卓越优势,积极促进海内外联动,打造跨境金融服务特色招牌。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中行就充分发挥外汇专业银行的“看家本领”,办理广东省第一笔外国政府转贷业务,试办可自由支取外币存款的境内居民外币存款业务,积极开展侨汇业务。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广东中行因势利导,不断练好跨境服务的“内功”,2009年为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办理当地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2011年作为全国首批试点行之一成功开办个人跨境人民币汇款业务。

近年来,广东中行不断延伸跨境服务内涵,积极助力广东实现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一方面以进博会、中博会、广交会为载体,持续推进跨境撮合服务。积极参与进博会、中博会,精心组织广东客商进行对接洽谈,并配套做好翻译和客户服务工作,推动企业深化贸易投资合作,取得良好效果;尽心尽力服务广交会60余年,从最初的外币兑换服务扩展到个人金融、贸易金融、跨境金融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再到为参展中小企业量身定做跨境投融资、合作、贸易交流一站式服务,服务范围不断拓宽。另一方面主动对接企业服务需求,助力企业扬帆海外。2013年协助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成功中标约旦阿塔拉特油页岩发电站项目;2014年成功支持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116亿港元收购香港创兴银行项目,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最大的境外并购项目制定个性化跨境交易结构方案。

服务民生百姓,推动人民生活快捷便利

40年竭诚尽心,是广东中行服务社会大众、便利人民生活的服务史。

广东中行始终紧跟改革开放和时代发展步伐,紧密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服务民生百姓,打造美好生活。

在消费金融方面,银行卡的发展是我国金融行业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程的一个缩影,中国第一张信用卡就诞生在广东中行,见证了便利民生消费的启航。1979年,广东中行率先代办国外信用卡取现业务,信用卡从此进入中国市场。1985年,广东珠海分行正式成立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发行国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在改变消费习惯、便捷市民生活、体现身份地位等方面有划时代的意义。零售贷款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九十年代开办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幸福早到三十年”广告语深入人心; 2004年率先在系统内开发应用零售贷款在线审批系统,线上服务水平、管理效能有效增强。2018年3月,率先在广州推出农村集体“三资”交易“线上缴纳保证金流程”和“网上公开竞投流程”,实现“线下业务线上办、交易不用来回跑”,切实服务基层,服务民生。

在医疗便民方面,广东中行紧跟医改趋势,深入开展银医合作,积极对接项目,善作善成。比如,2011年7月正式启动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的“先诊疗后结算”项目,在全国率先实现集多家医院“一卡通”、自助终端设备、预付费监管等功能于一体,开创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医疗就诊新模式,做实便民利民措施。

在市民出行方面,广东中行同样为广州的城市建设立下汗马功劳。自1993年地铁一号线正式动工开始,就成为广州地铁发展的参与者、同行者和见证者。1996年,广东中行为广州地铁一号线项目发放外国政府转贷款三笔,并完成了两笔日本的出口卖方信贷融资业务;2005年,牵头筹组广州地铁五号线70亿元银团贷款,成功解决了该线路建设40%的资金需求……时至今日,广东中行继续全力支持地铁新线的建设要求,持续创新与广州地铁的金融合作模式,作为主承销商为其发行4期中期票据、5期超短期融资券,并为其办理共计24.6亿元的租赁业务,在保函、银行承兑汇票、现金管理、理财等多个服务领域全面开花。

世纪风雨追求卓越,百年大行再谱新篇。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发挥中国银行全球化、综合化、专业化优势,不断创新求变,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倾力支持社会民生,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积极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黄楚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