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供图)
中国报道讯 (黄楚芳 通讯员朱梓佑) 恶性肿瘤一级预防,是国际公认的最为有效且最为经济的恶性肿瘤防控手段。而开展基于流行病学的恶性肿瘤病因研究,是恶性肿瘤一级预防的核心基础。为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开展“复合因素混合效应肿瘤一级预防前瞻性队列研究项目”,东莞市石龙镇为项目实施监测点之一。
国家级研究项目监测点落户石龙
近日,东莞市石龙镇复合因素混合效应肿瘤一级预防前瞻性队列研究项目启动会在石龙镇中心小学功能楼三楼报告厅举行。石龙镇党委委员黄顺明,镇卫生健康局、教育管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石龙镇中心小学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石龙镇党委委员黄顺明表示,该研究项目是国家级项目,其研究数据对于石龙镇的癌症干预工作有很大意义。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该项目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要加强人员培训,积极打造有自身特色的健康科普活动,最终达到降低癌症发病率的目标。要加强质量控制,建立、落实质控制度和随访跟踪制度,及时掌握镇内居民癌症预防知识基线水平,确保按时、高质完成项目,为全市恶性肿瘤防控工作交出高质量的“石龙答卷”。
据介绍,石龙镇中心小学教职工作为调研对象参加该项目。仪式上,石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石龙镇中心小学的负责人签订知情同意书。此外,工作人员还对石龙镇监测点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并向参会人员科普癌症三级预防及常见癌症筛查知识。
提升基层社区恶性肿瘤一级预防能力
据了解,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该项目将在东莞市东城街道、黄江镇、石排镇、清溪镇、凤岗镇、长安镇、石龙镇和大岭山镇8个镇街(园区)开展为期3年的队列研究。通过恶性肿瘤一级预防智能服务管理系统终端小程序,参与人员定期填写相关风险因素和/或保护因素的暴露信息,由系统根据参与人员的暴露危险因素对包括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19种恶性肿瘤,加上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2种慢性病进行风险预测,并对居民运动、饮食、作息习惯进行评估,针对性地提供一级预防干预措施。
通过该项目的开展,石龙市民将学习到更多恶性肿瘤一级预防的知识,提升健康管理水平,潜移默化地将恶性肿瘤一级预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落实“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最终达到提高一级预防效果、降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的目的。
相关链接:什么是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危险因素的暴露,降低肿瘤发生的风险。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等。
二级预防,针对癌症早期症状或危险信号,及时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职业暴露史、吸烟史、嗜酒史等定期到医院体检和肿瘤筛查。
三级预防,针对癌症患者的病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制定促进康复方案,提高生存质量。
科学研究表明,癌症可以避免,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如能早诊断,则可能治愈。合理而有效的治疗可使剩余1/3的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做好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是控制肿瘤发生发展和康复的重要措施。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