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

畅谈“阅读与美好生活” 苏童分享写作心路历程

发布时间:2023-04-21 07:30:57 来源:中国报道

(占有兵 孙晓彬摄影)

中国报道讯 (黄楚芳 通讯员龙京 李雄伟 莫建坤) “文学的核心问题,还是人与人性。”4月20日上午,第十一届长安镇莲溪书香节重头活动——“阅读与美好生活”主题讲座在东莞长安图书馆举办,著名作家苏童与观众分享写作心路历程,并寄语读者,“读书是最美好的事情”。

在主题讲座上,苏童首先追忆起儿时的读书经历。出生于1963年的他,关于阅读的记忆总与时代相连。七八岁时,苏童就对阅读萌发了浓厚的兴趣,母亲贴在墙上的老旧报纸《苏州工人报》,成了他的“图书馆”,他总是趴在墙上仔细看。后来苏童的二姐和同学们成立了读书会,苏童也时常“搭便车”,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一本没有封面的苏俄小说,“里面有很多让人脸红心跳的描写”,直到多年后到了“象牙塔”,才知道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

对阅读的渴望,让苏童开始“重金”购书。他回忆,1977年时,苏州新华书店举办活动,那是他第一次购书,懵懂之时竟然买回一本《微积分》,囫囵吞枣之下帮助他高考数学获得了89的最高分,竟比强项语文还高。1979年买到的“人生最有价值的一本书”则是《当代外国短篇小说集》,1元的价格在当时可谓不菲,买回后,苏童仿佛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迈入了新奇的文学世界。

从此,《十月》《人民文学》《雨花》这类文学杂志就成了苏童最喜爱的课外读物,他一边博览群书,一边模仿写作,向报刊、杂志社投稿。到1983年时,苏童第一篇短篇小说终于变成了铅字,这让他兴奋不已。

“但我认为我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作品是《桑园留念》”,苏童介绍,那是他摆脱了模仿创作,找到自我创作意识的开始。此后,苏童完成了《妻妾成群》的创作,并成为中国较早接触影视改编的作家。

《妻妾成群》后来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不仅让张艺谋功成名就,成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也让原著作者苏童一炮而红,甚至连国外的出版商都上门约稿。苏童表示,张艺谋让他见识到了影视的厉害之处,用灯笼的形象,把整部电影点亮了,为艺术找到了合适的视觉呈现渠道。

苏童还在讲座中谈到对长安的印象。他表示,为长安的外观所震撼,这分明是一座城市,而不是一个小镇,让其见识到中国的国土广阔,城市面貌的各不相同。

主题讲座最后,苏童还与读者亲切互动。在回答读者关于“文学创作是精神内耗”的提问时,苏童表示“创作必然有精神内耗,如果写短篇小说,会体会到纯粹的快乐;但写长篇小说之类的大部头,那就是纯粹的痛苦”。为读者解答创作疑惑,苏童则表示,“纯文学领域,人的问题、人性的问题依旧是核心,而不是文学形式、文学语言的创新。”

“真的非常奇妙,因为我本科毕业论文写的就是苏童老师的这本《妻妾成群》。今天,苏童老师的莅临圆了我学生时代的一个梦。”长安镇第二小学校长钟俏芳表示,长安书香节让名家有机会面对面与市民分享交流,也圆了很多人读书时代的一个梦想。

“现场可以听到名家的个人经历是非常幸福的,我觉得能够说有这样‘大家’来给长安市民进行这样的文学熏陶,我觉得是非常多读者的愿望。”东莞实验中学历史教师夏仁春表示,今天有很多小朋友也来到了现场,这让小朋友在写作上有了更多的启迪。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