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反诈宣传发挥关键效能 女子成功识破骗局

发布时间:2023-04-06 10:36:4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肖跃斌) “幸亏我以前接受过你们的反诈宣传,才没有被骗。”近日,罗村的杨女士(化名)、大沥的陈女士(化名)身陷骗局时,多亏民警早前的反诈宣传,让其及时停止转账并报警,避免了财产损失。

买“国库券”返学费?

女子想起曾受到的反诈宣传顺利识别骗局

3月24日,杨女士收到“某学堂”APP发来的短信,内容为“补发应退的学款”,并附上退费需加入的QQ群账号。

杨女士想起自己早期在某教育机构报班时,下载过相似的APP,再一看是“官方”学习APP发来的短信,且上面写着“退费申请明日将到期”,便没多想申请进了群聊。在群里,看到不少“同学”完成了学费退款后,杨女士打消了顾虑,也添加群里昵称为“QQ管家”的微信申请学费退款。

“管家”宣称此次退费是按照“财政部”“教育部”的相关红头文件指示进行的,随即发来一个印有“红章”的红头文件截图,并指引杨女士下载并登录“教育部清退”APP。紧接着,一个自称“教育部客服”的工作人员联系杨女士,要求其填写清退账户资产登记表进行退款金额审核,同时表示学费是通过在“教育部清退”软件上购买“国库券”增值回款的方式退款的,并解释道“若购买国库券100元便返120元,国库券100元升值的20%是20元,这20元便是退还的学费,以此类推”。不仅如此,“客服”还“贴心”发来操作指引图,敦促杨女士尽快办理。

“退款还要先花钱?肯定是诈骗!”幸好杨女士平时接受过罗村派出所的反诈宣传,当场识破了此骗局,中止了银行账户输入及资金转账,并跟民警反映这一情况,希望能提醒更多人不要被此类骗局所迷惑。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