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供图)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利民)3月31日,“潮起莞邑 非遗焕新”2023年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举行。会议向获得2022年非遗保护工作十佳单位、社会力量贡献奖单位和最美非遗工作者颁发牌匾证书,向东莞首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群体、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首批东莞市非遗工坊等授牌。
会议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东莞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旨在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2022年度非遗工作,部署2023年非遗工作,进一步提升东莞非遗工作水平,营造非遗保护良好氛围,促进非遗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调研员余建民寄予广大非遗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创东莞非遗事业新局面,不断提升非遗的社会可见度和美誉度,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东莞非遗更好地“走出去”营销城市,为东莞建设文化强市贡献非遗力量!
回首2022
一个个彰显责任与担当的探索实践,熠熠生辉
《最是女儿香》《瑞兽》等节目表演,让大家感受到非遗“潮”起来所绽放的迷人魅力,演员们把舞蹈动作和莞香、醒狮这两个非遗项目相结合,奉上不一样的非遗视觉盛宴。
(通讯员供图)
大会以视频形式回顾了2022年东莞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翻开2022年东莞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成绩单”,一个个彰显责任与担当的探索实践,熠熠生辉,发挥了传承延续莞邑文脉、守护城市“根”与“魂”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这一年,东莞非遗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初步拟定《水乡文化(东莞)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高质量推动水乡文化(东莞)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工作,标志着东莞非遗进入了系统性保护新阶段。
这一年,东莞非遗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启动《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推动非遗保护规范化、法治化。新增21个市级非遗项目、10个省级非遗项目。评选出首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群体3个,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4人。规范开展167项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档案建设工作。
这一年,东莞非遗品牌活动注入新内涵。整合资源,创新打造“江湖山海”非遗品牌,联动全市,举办线上线下活动近60场,线上参与人次超过2000万,开通东莞非遗巴士、举办青少年麒麟舞大赛、发布粤歌《最是女儿香》、推出“腊味地图2.0”,“江湖山海”频频出新出彩。常态化开展“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非遗进校园”“非遗在四区”等活动,全年举办各类活动近百场,累计惠及群众达数十万人次。“东莞非遗墟市”线上小程序升级为“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拓展展销平台至微信和抖音小程序,共上架包含21个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联盟城市超550件非遗好物。继续推动“非遗进校园”全域发展为“非遗在校园”,东城一小凭醒狮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获评省优秀传承学校。“广东省东莞市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2021年全国十大优秀案例(广东唯一)。持续推动“非遗+文创”“非遗+服装”“非遗+产业”等新业态发展,“发现东莞非遗之美”东莞非遗服饰案例获“时尚岭南·非遗新造”2022年度广东非遗服装服饰优秀案例,2022年生产性保护非遗类项目产值达20亿元。
这一年,东莞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有了新路径。与万江共建“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项目,探索传承、发展龙舟文化的新模式,推动正丫湾文旅融合发展,让群众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丰富市非遗展示厅内容,壮大非遗志愿者讲解员队伍,将市非遗展示厅打造非遗旅游线路的起点,推出“寮步莞香文化之旅”、“东莞道滘裹蒸粽与寮步豆酱体验之旅”等10余条非遗文旅路线。
在莞邑大地,非遗正以喜闻乐见、与时俱进的方式,被更多人看见、了解、喜爱,“飞入寻常百姓家”,拥抱更广阔美好的未来。
展望2023
推动莞脉“扎深根”、社会“齐参与”、非遗“潮起来”
文化强市建设冲锋号角吹响,乘势而上焕新非遗正当其时。“潮流是当下的风景,传统是千百年来的潮流。”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表示,东莞非遗作为流传千百年的莞邑文化,是“潮流东莞”的重要文化基因。2023年将围绕东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部署,大力发展“莞邑文化”和“潮流文化”,全面推动非遗保护传承焕新,擦亮“潮流东莞”城市名片,推进东莞文化自信自强。
莞脉“扎深根”:以保护为根基,强化非遗系统性保护。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六大体系深耕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强化非遗保护的科学理念。一是健全非遗政策体系,继续推进东莞非遗立法。完成《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条例》草案,开展立法调研、论证工作。二是构建综合保护体系,推动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以申报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目前已经形成《水乡文化(东莞)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大力推动水乡文化生态全域保护,赓续岭南水乡文化,推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整体性发展,高标准打造岭南水乡标杆品牌。三是完善非遗名录体系,落实申报评估“双平衡”。推动建立镇街非遗保护机制,落实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传承人评估工作。四是升级传承人服务体系,做好传承人健康跟踪。为全市传承人提供健康管理专业机构常规体检或中医特色体检;针对行动不便的传承人,体检机构将提供上门体检的服务。五是建设非遗数字化保护体系,打造线上管理平台。依托“文化莞家”打造非遗数字化动态管理平台,服务于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传承基地、非遗工作站、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传习基地等,实现非遗保护工作全方位可记、可见、可传、可管,打造规范管理全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创新性平台。六是共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全方位维护非遗人权益。联合各镇街共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做好非遗艺术作品版权登记、商标注册、著作权登记、许可备案等各项知识产权保护项目。
社会“齐参与”:以传承为目标,为非遗注入社会力量。开展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非遗培训、普及和推广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让每个参与者都能深刻体验文化自信,增强传承主动性,推动全社会共同传承好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做好非遗人才培训。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对全市非遗专家、各镇街分馆领导、非遗专干、传承人、非遗志愿者等全体非遗人员进行教学培训,全面提升非遗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二是发挥学校教育引导作用。联手教育部门,向老师传授非遗项目技艺,把非遗的种子撒进各科任老师心中,以学促教,以“教”带“教”,扩充非遗传承力量。三是做好非遗志愿者讲解员服务。把东莞市非遗展示厅志愿者讲解员队伍,升级打造为“东莞市非遗保护志愿服务队”。四是凝聚非遗工作站力量。联动非遗工作站,推动非遗项目品牌创新和非遗主题馆建设,促进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五是提质非遗墟市双平台。升级粤港澳非遗墟市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和渠道,包括扩容原有的微信小程序,新增抖音店、视频号店;提升线下各类非遗墟市交流活动平台,打造非遗墟市夜消费、夜经济业态。六是构建东莞非遗宣传矩阵。
非遗“潮起来”:以焕新为驱动,展现非遗潮流新形态。聚焦“潮流东莞”城市名片打造,升级策划东莞非遗品牌,推动“非遗潮”融入市民现代生活、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一是掀起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文化潮”。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东莞将于6月10日至11日启动“非遗潮未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东莞)暨“龙腾大湾区”粤港澳龙舟邀请赛,以“主会场+片区分会场+全域打卡点”的形式进行。二是卷起“江湖山海”文化融合“发展潮”。联动全市33个镇街(园区),打造“潮涌东江”2023东莞龙舟月、“最是女儿香”2023东莞采香节、“归·来”2023东莞客侨文化节、2023岭南开腊日暨腊味嘉年华等四大非遗品牌系列活动。三是升起“发现非遗之美·时令东莞”内涵潮。以东莞非遗和节气文化为核心,以“推文+纪实摄影海报”的新媒体展现形式,挖掘传播东莞非遗内涵。
“做好全市非遗保护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助力莞邑文化破浪出圈,为东莞文化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黄晓丽说。
相关链接
2022年东莞非遗保护工作通报名单
一、2022年东莞非遗保护工作十佳单位
莞城文化服务中心(东莞市文化馆莞城分馆)
茶山镇文化服务中心(东莞市文化馆茶山分馆)
道滘镇文化服务中心(东莞市文化馆道滘分馆)
凤岗镇文化服务中心(东莞市文化馆凤岗分馆)
石龙镇文化服务中心(东莞市文化馆石龙分馆)
清溪镇文化服务中心(东莞市文化馆清溪分馆)
麻涌镇文化服务中心(东莞市文化馆麻涌分馆)
长安镇文化服务中心(东莞市文化馆长安分馆)
中堂镇文化服务中心(东莞市文化馆中堂分馆)
塘厦镇文化服务中心(东莞市文化馆塘厦分馆)
二、2022年东莞非遗保护工作社会力量贡献奖
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腊味行业协会
三、2022年东莞最美非遗工作者
于鹏杰(非遗专家)
罗润娣(非遗专家)
王浩均(莞城花灯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
叶浩和(石龙新昌鼓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
梁毅钊(咏春拳市级传承人)
黄小明(凤岗客家腊肠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
叶敬银(沙田咸水歌市级传承人)
黄凤琼(东莞市文化馆非遗保护部副主任)
杨锦娜(东莞市文化馆非遗保护部工作人员)
叶建波(道滘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李 华(麻涌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罗伟妮(凤岗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林文瑶(长安镇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
张胜康(塘厦镇文化服务中心非遗专干)
邵学成(中堂镇文化服务中心非遗专干)
庄莹莹(莞城文化服务中心非遗专干)
庄 渝(茶山镇文化服务中心非遗专干)
张广寅(清溪镇文化服务中心非遗专干)
林银尚(石龙镇文化服务中心非遗专干)
袁聪灵(非遗志愿者)
李 丹(非遗志愿者)
四、首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群体
石排中坑明德醒狮团、清溪麒麟队、上洞草龙队
五、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钟灵觉、刘慧佳、巫春兰、刘春华、陈伟明、黄汉杰、郑伟儒、莫梓良、谢启文、吴志强、林秀玲、蔡小苹、凌建成、李柱良、黄沃灵、黎见平、陈龙飞、黄金和、王祐、袁洁凌、余树伟、袁瀚钊、叶建均、江秀兴、叶淦昌、梁珍玲、陈国寿、宁为民、李秀霞、张志明、黄建文、尹丰田、陈庆泉、叶小云
六、首批东莞市非遗工坊
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工坊
大岭山莞香制作技艺工坊
道滘裹蒸粽制作技艺工坊
广式月饼制作技艺工坊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