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山供图)
2月9日至2月10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市会议大厦举行。市委书记肖亚非出席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开幕式后,各代表团进行分组讨论。
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武一婷参加大岭山代表团分组讨论。市人大代表、大岭山镇党委书记张拔海,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何伟光,市人大代表、大岭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叶晓华,市人大代表、大岭山镇人大主席王振江等市人大代表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报告,畅谈感受、建言献策。东莞军分区政委刘松涛、东莞市松山湖管委会主任欧阳南江、镇人大副主席吴晓练列席会议。
代表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展现了该市过去一年里取得的各方面发展成就,特别是面对世纪疫情的持续冲击、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政府系统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进步。政府报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必将更有力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人大常委会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实在、部署工作思路清晰,体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依法履职的总体要求。
张拔海代表表示,大岭山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突出制造业当家,坚持“项目为王”,加快推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现代化城镇建设。一是推进产业现代化,打好企业“培、转、招”三张牌,强支柱、立新柱、壮集群,大力拓展产业空间,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推进城市现代化,重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精细化管理、基层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三是推进人的现代化,强化引才培才政策配套和服务平台建设,围绕“民生五个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四是推进文化现代化,走好“一红二源三香”文化路径,推动风云激荡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的莞香文化、独“岭”风骚的荔香文化、润泽心灵的书香文化交融汇聚,强化双“原”驱动(原创、原唱),推动多“箭”齐发(独唱、岭山红/穿越组合唱、大岭山之歌合唱团、广播剧、纪录片、快板、朗诵等),讲好大岭山故事,增强价值认同和归属感,提升文化影响力。
叶晓华代表表示,大岭山要围绕市初步敲定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储能等9条重点产业链,锁定招商方向,对有增资扩产需求的企业大力支持。发挥“拓斯达”的“链主”作用,支持其举办企业开发者大会、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对接会等活动。要依托松山湖科学城定位,在配套规划上加强谋划。
提交5份建议
据了解,大岭山代表团还携5份建议上会,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和建设、企业纾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公共医疗、校园建设等问题,涵盖经济、民生等多个方面。
其中,由何绍华代表提交的《关于修建大岭山大道南延线隧道助推东莞“三心”联通融入大湾区建设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到,如今,东莞中心城区到松山湖有松山湖第二通道,而到滨海湾则需要耗时1个小时,无法实现区域性的一体化配置。大岭山镇是连接东莞中心城区主中心和松山湖、滨海湾两个副中心的重要节点,为面对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要通过道路联通实现区域性的“人才+生活+产业+N”一体化配套。
曹坚代表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纾困工作的建议》提到,近年来,受众多复杂且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外部需求的萎缩和放缓,必然对该市制造业产业链和外贸进出口等带来巨大冲击;各类企业普遍面临订单不足、生存压力加大等问题,如何才能坚持活着下来,成为中小微企业主当前考虑最多的问题。
张会平代表提交的《关于规范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的建议》指出,随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推进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积极出台相关文件,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随之,众多第三方服务平台运营应运而生,该类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为社会经济往来提供了巨大利益的同时相关机构对企业信用出现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给营商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吴敏珊代表提交的《关于在公共场所增加配备AED数量及加强急救技能培训的建议》提到,近年来,心源性猝死事件高频发生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根据急救医学的研究表明,猝死病人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左右,超过10分钟的抢救存活率不到1%,在黄金4分钟内正确使用救心神器AED,心脏复苏抢救成功率能提升50%。因此,在上述高发场所,是否增加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数量用于院前急救受到广大市民关注。
周晴代表提交的《关于做好全市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延续注册的建议》提到,根据相关条例要求,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标准为幼儿园按招收150名儿童至少配备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招收150名以下儿童的可配备兼职卫生保教人员。当前,因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在医疗机构或私人诊所工作,其执业资格证注册有效期满5年后,延续注册的问题还有待完善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供稿单位:大岭山宣传办)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