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 (陈伟赞 通讯员穗环宣) 首创国内“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态景观公园”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让“无废景区”“无废园区”“无废工厂”成为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新标签;将“智慧化芯片”植入到废建治理的监管过程中,构建建筑垃圾“智慧化”管理模式。
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部署,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践行绿色发展、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抓手,列入全市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截至2022年底,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取得有效进展,年度工作任务基本完成,打造出具有广州特色的新亮点。
广州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开启
2022年4月,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目标、指标体系、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标志着广州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开启。
为推动相关领域重点工作顺利进行,广州市建立“1+3+N”工作专班机制,“1”是指以分管市领导为组长的工作小组,“3”是指工业与危险废物领域、生活与建筑领域、农业领域等3个工作专班,“N”是指每个专班有“N”个责任单位,分别负责试点期间各自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同时,制定《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组织实施、会议召开、信息报送、督察督办、宣传教育、总结评估等工作机制,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打造“无废城市”建设广州模式
在“无废城市”建设中,涌现了不少具有广州特色的新亮点。
构建危险废物豁免利用“新干线”管理模式。为保证更好更快地做好新旧名录衔接工作,破解产废单位危险废物利用难题,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针对新名录中并未明确的危废豁免利用管理具体操作细则,广州市经过反复调研、系统论证、可行性研究后,明确了危险废物豁免利用需采取的形式(备案)、备案程序和要求,为产废单位和涉豁免利用企业打通了一条“新干线”。现阶段,广州市已有3家企业在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信息平台完成含油金属屑豁免资质备案,豁免利用处理能力达到24.3万吨/年,在全省范围内占比超过80%,成为省内含油金属屑豁免利用能力排名第一的城市,有效解决了含油金属屑产生单位合法合规处置出路难题。
首创国内“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态景观公园”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依托7个循环经济产业园,构建起“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循环利用”的垃圾分类处理新格局,探索出“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的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广州经验”,实现了从垃圾围城到生活垃圾零填埋的有效突破。以良好的生态园景观为载体,融入体验展示和科普教育,创造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的绿色循环产业园体系,让“无废景区”“无废园区”“无废工厂”成为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新标签。支持资源热力电厂处置掺烧处置与生活垃圾成分相似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实现多源固体废物“协同掺烧”,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创建“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末端循环”建筑垃圾“智慧化”模式。该模式依托“管住存量、控制增量、理清来源、严控去向、安全处理、科学利用”治理思路,通过高位统筹、编制出台规范化的管理规则制度,针对建筑垃圾实际管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组织专项整治;紧跟时代步伐,将“智慧化芯片”植入到废建治理的监管过程中,以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构建全链条智慧化监管系统,实现“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末端循环”的建筑垃圾“智慧化”管理模式。该模式标志着广州市建筑废弃物治理工作从乱到治、从堵到用的根本转变,全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迈向规范化、资源化、智慧化。
开发“城市矿产”模式,高效衔接“两网融合”。该模式依托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张网高度融合的方式,建成972座“两网”融合网点、42座“两网”融合示范网点,开发“城市矿产”,促进资源回收,助力广州绿色发展。规范前端补短板,定期对系统建设运营的“两网融合”网点进行检查和指导,不断规范网点管理运营水平。整合资源强企业,以市区两级供销社再生资源企业为骨干,加强线下回收处理体系建设。打通云端提效率,加大与线下回收体系、智能设备和支付结算系统的深度融合,持续优化线上“穗回收”信息服务平台。
下一步,广州将按照上级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做好“无废城市”宣传,以“久久为功”的精神,全面探索各类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路径和模式,打造“无废城市”建设广州模式,全面提升广州市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为深入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黄楚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