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

第十一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在广州举行

发布时间:2023-01-17 15:56:1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张雨碟 摄影)

中国报道讯 (陈伟赞 报道) 1月17日,第十一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在广州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东省社科联特聘学术顾问郑永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田雪原、余永定,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等知名专家学者做主题演讲或主旨发言。广东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郭跃文,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朱东和海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省社科院院长王惠平分别就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做大做强做优区域协作、携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分享经验启示。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广东省“数字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创新”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林彬着重研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在相关领域展开的光明前景。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和省社科院党组副书记、院长王廷惠接力主持论坛。

本届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探索实践”重大时代主题,旨在深入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认真总结新时代广东奋力推进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积极探索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广东路径的科学展开方式,力争推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决策咨询报告,为解决广东在实施现代化战略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为拓展广东乃至全国现代化建设的视野和政策选择空间提供智力支持,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广东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贡献社科力量,助力广东以高质量发展的步步推进,赢得现代化建设的节节胜利。

开幕式上,张知干代表主办方对各位专家学者、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向长期以来关注支持中国南方智库论坛发展的各界同仁致以崇高敬意。他指出,第十一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探索实践”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共同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研析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及其价值呈现,展望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意义十分重大。他认为,与会嘉宾大多是从事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长期深耕于中国式现代化领域,长期关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奉献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一定会激发前瞻性的深度思考,一定会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必将丰富和拓展论坛的思想深度、理论高度、实践向度、话语广度,源源不断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丰沛的社科智慧与力量。

论坛上,迟福林聚焦“以制度型开放形成广东争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重要动力”做了主题报告。他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在扩大开放上敢为人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广东要率先实现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突破。而无论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重大任务看,还是从广东以制度型开放争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现实需求看,关键在于加快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广东要以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为重要抓手实施政策体制集成创新,使广东在服务业市场开放、要素市场化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郑永年聚焦“广东如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做了主题报告。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一个全方位、综合性、复合性、系统性的定义。从学术上说,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物质意义上的现代化,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这是最重要的现代化。广东如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他认为可从三方面进行,在物质现代化方面,广东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实现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的共同富裕,同时发挥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主体的科技创新作用,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制度现代化方面,发挥前海、南沙、横琴等平台作用,实现与港澳的规则、制度、标准对接,是广东走向制度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步;在人的现代化方面,要坚持人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互促共进,突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信用等建设,助推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受郭跃文委托,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向晓梅研究员聚焦“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做了主题报告。报告着重从理论逻辑(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精髓要义)、历史逻辑(把握广东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实践逻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三个维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故事,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涵盖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奋斗目标,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世界贡献。认为广东地处中西文明交流的前沿,近代以来一直扮演着现代化先行者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发展日新月异、屡创奇迹,不仅实现了经济总量赶超“亚洲四小龙”的目标,也同全国人民一道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广东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要横下一条心,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总抓手,要打出组合拳,高水平谋划、多路径推进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郑新立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继续当好领跑者”做了主旨发言。他指出,40多年来,广东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充当了领跑者角色。广东要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当好领跑者,应当着力做好以下几件事情: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作用,打造全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长极,可通过大量提供“产品+服务”,帮助和推动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向绿色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打造全球重要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攻破卡脖子技术,为打破美国技术封锁作出广东贡献;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省域经济发展的均衡度,把珠三角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向周边地区扩展,带动粤北、粤东、粤西地区发展。

田雪原围绕“人口与中国式现代化”做了主旨发言。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基本国情,人口数量增长受到有效控制,零增长的一天到来已经依稀可见;人口素质提升显著,已接近现代化发达国家总体水平;人口结构变动加速,行进在现代化发展路上。中国式现代化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造福于全体人民,而衡量现代化进程指标体系构建,要彰显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内涵。顺利推进和实现现代化目标,重在人力资本积聚。广东省人口变动发展对现代化的作用和影响具有典型意义,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同时,全国人口变动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和影响,也适用于广东省,并且很有可能率先在广东省实践中展现。

倪鹏飞作了题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提炼”的主旨发言。他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全国城市发展体现了从数量加速增长到规模快速扩大、从单层级单中心向多中心多形态嵌套演变、从到城市工作向城镇化生活转变、从物质财富到知识财富增长等整体特征。在中国城市崛起过程中,共同凝聚形成的城市成功发展核心因素有:政府竞争是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制度创新在中国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全球分工是中国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非农集聚是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关键支撑。他认为,中国城市的崛起创造了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独特而宝贵的多种经验,不仅对传统的经济理论提出了一定挑战,而且也为经济学创新提供了素材;不仅为城市发展经济学新突破提供系统性新灵感,同时也向城市发展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实践需求。

余永定着重谈了对2023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他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外部环境十分严峻,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世界经济同时遭到供给面和需求面的冲击,可能面临滞胀的局面。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也不容易乐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社会风险点增多,但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轨迹。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正确的政策反应是:通过各种政策手段修复因疫情遭到破坏的供应链,同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合理拉动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这三驾马车,使总需求恢复到原有水平。同时,在不断完善防疫政策的基础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加强对非公企业的产权保护和法治建设,继续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各项改革措施,力促中国经济“稳增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朱东围绕“加快粤桂协作,以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持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做了主旨发言。他认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彰显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内在要求和基础性支撑。粤桂协作通过深化产业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创新消费扶贫新模式、加大资金支持等举措,增强了区域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提高了人口就业、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水平,有效构建了粤桂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基础。未来的粤桂协作应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作用,着力在进一步创新协作理念和协作模式、增强协作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提高广西乡村数字化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深化产业协作增强区域协调发展联动力,加强重大战略对接,推动粤桂双向融入新发展格局、打开全新协作局面。

王惠平作了题为“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叠加优势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新引擎”的主旨发言。他指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两个地方地缘相近、文化同源、经济互补性强,贸易产业化和投资合作拥有良好基础和强劲动力,发挥其叠加优势,推动其联动发展,有利于形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南部增长极,成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动力和引擎。当前,跨琼州海峡的基础设施要做到高效、便捷互通,规则规制管理标准要在制度性开放上先行先试,资金融通和产业市场要加强合作对接,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应共同打造,共同促进中国文化繁荣发展,共同促进海洋重要合作,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实效高效联动,携手并肩实现高质量发展。

郭万达作了题为“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探索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主旨发言。他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影响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障碍。深汕特别合作区是珠三角地区的深圳与粤东地区的汕尾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域,这一区域正在发展成区域重要的经济和城市中心。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产业、城市和乡村三个层面,其演变过程和发展结果为实现区域经济成功合作提供了范例。区域经济要实现成功合作,必要条件是同一都市圈中各个城市要有适当的发展差距;要保障资金投入方的发展主导权,便于资金投入方从城市和产业功能互补上得到收益;要保障空间提供方的收益权,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上级政府要在收益、空间、功能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林彬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广东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的主旨发言。她认为,人才是确保国家各项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立足广东,面向湾区,辐射国际,探索中医药现代化人才队伍的培养路径,对于推动广东,乃至全国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广东作为传统中医药大省,广东中医药事业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要进一步推动广东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的转变,关键在于人才。她建议积极搭建中医药人才培育平台,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基础,壮大高端中医药人才队伍,提升中医药人才整合辐射能力,切实以中医药现代化人才为支点,推动广东中医药的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实践。

王廷惠在论坛闭幕时表示,本届论坛聚焦主题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聆听智者的声音、享受思想的盛宴,践行学术初心、矢志经世致用,贡献学界大智慧、提供管用新思路,思想密度高,信息含量大,真知灼见多,对策建议实,办出了论坛的高水平,必将对推进对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广泛而积极的的作用。她指出,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刚刚闭幕的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都强调,要对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擘画,认清广东所处历史方位,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这为社科界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开辟了新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应新时代而生、伴新时代而兴,矢志在新阶段而强的中国南方智库论坛,将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致力于打造高端学术平台,分享一流专家学者的远见卓识、传播一流专家学者的深邃思想,用学术赋能民族复兴伟业。真诚期待越来越多的顶级专家学者关心关注和支持广东的改革发展,搞好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有机融合,多出有深刻洞见、独特创见、战略远见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源源不断为广东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共同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作出更大贡献。

本届论坛由广东省社科联、省社科院联合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学术研究杂志社、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南方经济杂志社、新经济杂志社、粤视会等协办。论坛共收到论文近200篇,50篇优秀论文经专家评审后入选,一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还将通过《南方智库专报》呈报省领导决策参考。(供稿单位:广东省社科联)

责任编辑:黄楚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