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供图)
中国报道讯 (黄楚芳 通讯员蒋兵华 黄凯琪 曾士豪 吴育聪) 1月10日,中国共产党大岭山镇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部署和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部署,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工作,动员全镇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持“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突出制造业当家,聚焦高质量发展,团结奋斗推进大岭山现代化建设。
镇党委书记张拔海代表中国共产党大岭山镇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会议指出,2022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大岭山认真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持“双统筹”,有力实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是去年11月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镇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坚决果断、以快制快迅速扑灭了相关突发疫情,全力以赴保民生、保安全稳定、保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党建引领”,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坚持“内外兼修”,城市综合环境明显改善。坚持“刚柔并重”,科技创新动能显著提升。坚持“数质取胜”,先进制造体系基本成形。坚持“尊才爱才”,人口结构优势逐步凸显。坚持“敢闯敢试”,改革开放效能持续释放。坚持“智慧网格”,基层治理能力大幅提高。坚持“人民至上”,社会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会议指出,当前,全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大湾区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广东“双区”建设不断深化,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战略利好持续释放,香港恢复“通关”;东莞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迎来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的重大机遇。这对于大岭山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考验。
(通讯员供图)
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大岭山作为“东莞南部九镇之一”“松山湖功能区‘1+9’之一”的发展定位,积极抢抓“双区”驱动、“南部9镇率先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突出制造业当家,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加快推进大岭山“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现代化城镇建设,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为东莞加快建设大湾区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强市作出大岭山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强调,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两新两高”工作目标,深入推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现代化城镇建设。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加快实现产业体系科创化、数字化、绿色化。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创造性打好“培、转、招”三张牌,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城市内涵+基层治理”,加快实现城市环境品质化、平安化、法治化。以城市空间、功能、生态、内涵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人口与生态自然共生共长。以城市智网、安全、法治为基础,加快推进智慧大岭山建设。围绕“聚才引才+民生福祉”,加快实现岭邑人文优质化、红利化、普惠化。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人口人才与城市产业互融共进。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精神内涵,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活力化、集约化、多元化。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主动融入先进城市发展群。加力开拓产业空间,全力打造集约高效发展模式。畅通内外“双循环”,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快提升大岭山镇基层末端执行力建设。坚定不移抓好党的政治建设,行而不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时俱进强化末端执行力建设,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凝心聚力集结团结奋斗力量。
会议强调,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向前,加快推进大岭山“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现代化城镇建设,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大岭山力量。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