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报道)11月26日,从新组建的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广东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任务中,纳入生态环境部年度考核范围共有925个,已完成787个,完成率为85.1%。
据介绍,新组建的省生态环境厅将省环境保护厅的职责,以及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省国土资源厅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省水利厅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省农业厅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等整合。不再保留省环境保护厅。改革后,广东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统一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据了解,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东省反馈“回头看”情况时要求,要以推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契机,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2018年广东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任务中,纳入生态环境部年度考核范围共有925个。包括742个自查地级水源地问题和183个生态环境部督查交办问题,问题数量占全国总数的七分之一,是全国任务最重的省份。
据透露,截至11月22日,广东省2018年925个整治任务已完成787个,完成率为85.1%。从各地完成情况来看,汕尾市已完成今年39个问题的整治,率先在全省带头“清零”。揭阳、深圳、江门、东莞、汕头、惠州、茂名、广州等8个地市完成率超90%,清远、云浮、韶关、佛山、中山、潮州、阳江、湛江和肇庆等9个地市的完成率低于全省平均完成率,清远、佛山、汕头、韶关和潮州剩余问题数量较多。截至11月22日,全省925个2018年底前应完成的整治任务还有138个未完成,主要集中在生活面源污染(61个)、工业企业(34个)、交通穿越(24个)、餐饮旅游(12个)等几种类型。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广东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四批次,对广东省16个地市实施了省级环保督察,按照工作安排,近期将对广州、深圳、河源、梅州和潮州市开展督察,年底前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
据介绍,广东省环境教育立法的情况,省生态环境厅一直高度重视环境教育立法工作,“十二五”以来多次推动该项工作。2015年以来,广东省环境教育立法问题引起了省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民主党派的重视,连续四年均提出了有关提案或议案。2017年在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的共同推动下,省政协委员提出环境教育立法的提案,通过省政协提案“直通车”渠道报省委省政府省人大主要领导,并得到支持,列入本届人大的A类的立法计划。现在,《广东省环境教育条例》被列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也在联合省直有关部门进行立法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
#p#副标题#e#
广东环境教育进展顺利 特色有效
落实十九大精神,“广东特色”的绿色创建新格局逐步形成。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省生态环境厅对这块工作抓得比较紧,这几年已经培育出一大批特色明显的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环境教育基地,特别是我们通过组织开展社区生态环境大讲堂,把垃圾分类,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绿色休闲、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创建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起全链条的全民环境教育的体系,截至目前为止全省已经命名的省一级绿色学校(幼儿园)有1415所,受国家表彰的有41所,国际生态学校49所;省一级的绿色社区有307个,受国家表彰的21个;环境教育基地139个,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实践基地6个,最近广东又将有5个基地通过国家教育部审核。
持续深入创新广东环境教育特具亮点的品牌系列活动形成。每年一届的广东省青少年环保科技创意大赛,参与人数及作品水平不断增加与提高,并实现了与国际青少年交流平台的合作与对接。每年7月跟中国-东盟中心、联合国环境署驻华办、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机构联合举办的广东世界青少年环保交流大会也成功举办了三届,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已经有来自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多个国家超过1000名青少年参加了大会,目前明年的大会正在筹备当中。
持续推动环境教育人才培养。从 2015年起, 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与广东教育学会环境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实施了“种子计划”项目。该项目计划在全省分期培育各类环境教育“种子”,发挥“种子”在地的资源优势和特长,促进区域环境教育发展,促进省市环境教育资源融合联动,带动全社会有效参与环境保护事业。截至目前,“种子计划”已开展了四批,共培育了逾百名各类型环境教育“种子”人员。此外,联合住建部门依托全省各地生活污水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监测站(点)等环保设施和环境教育基地,推进向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目前,已向部报送二批广东省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单位名单,并结合“种子计划”对讲解人员进行了规范化培训。
#p#副标题#e#
广东省自然教育概况
落地落实新环保法,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从2015年启动了“自然学院”的项目,把绿色公民这个教育系统化,通过自然学院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课程与体验式教育活动、举办自然赛事情活动及构建自然教育生态体系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的层次、不同行业的公众、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受环境教育需求的,自然学院在全省以开设17个学院分校点,在6个地级市按照这个体系构建了“总院—分院—自然学校”校点网络、实施自然实践体验课程、国际课程等8大课程体系,举办了广东省中小学生自然观察写作大赛、广东省青少年观鸟大赛等多项自然教育赛事。2018年参与自然学院省一级各项活动的社会公众已经超过40000人次,通过这个系统构建起政府倡导,工艺现行市场运动的自然学院体验和环境教育相结合的新的体系。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嘉吉创意行动自然体验营公益项目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宗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护环境造福人类,基金会也是全国的5A级的基金会,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联合企业公众,共同做一些为社会,为百姓能够进行服务的项目,每年有近百个项目在实施,2016年在嘉吉的支持下发起了嘉吉“创绿行动”,目的就是提升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鼓励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为目标,推动政府生产经销商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塑造可持续的未来,这个活动本来也是环保基金会落实生态环境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这个行动的具体的实践。今年嘉吉了创绿行动计划在广东的东莞、阳江、和江苏的南通,和河北的黄骅,通过开展自然体验式的亲子活动,以城市公园为依托,面临社会公众,征集活动家庭,参与者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渗透式的环境教育,增长对自然爱护自然以及相关保护的支持和意识,最终促进实际的环境行为改善,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希望生态环境部的内容能够在活动中加以体现。
责任编辑:黄楚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