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供图)
中国报道讯 (黄楚芳 通讯员龙京 曾瑞安) “和以前相比,如今新民社区整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惠及广大居民。”新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树发认为,茅洲河的巨变是莞深携手治水的成功典范,给新民社区带来巨大的生态红利。
曾几何时,茅洲河因工业污染被称为“墨汁河”,河道遍布垃圾恶臭阵阵,沿岸的新民社区居民相继搬离。自2016年启动治水工程以来,茅洲河迎来“生态河”的华丽转变,水清岸绿、鱼跃鸢飞,河边花草随风摇曳,碧水连天的美景让人流连,这番景象吸引得老街坊们又纷纷回迁。
从“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优化增长”,茅洲河的转变折射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根本遵循——把握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才能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
从“墨汁河”到“生态河” 茅洲河巨变释放生态红利
长安地势北高南低,背倚莲花山,俯瞰伶仃洋,茅洲河则穿过位于南部的新民社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茅洲河两岸企业、人口爆发式增长,令这条流经长安的茅洲河水质恶化,氨氮、总磷等指标超过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的十几倍,被称作“珠三角污染最重的河”,新民社区也备受困扰。
“那时候河里‘黑麻麻’的,一到南风天,就把臭味吹到家中,所以我们2015年就搬到外面住。”谈起昔日的茅洲河,新民社区居民梁伯皱起了眉头。
2016年,东莞市启动茅洲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通过探索建立“高位推动、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兵团作战、依法监管”的治理模式,以大兵团作战推进流域整治项目落地。经过数年攻坚,茅洲河“水清”与“岸美”同在,其水质持续向好,生态红利正加速释放。
曾经流失的人口慢慢回来了。周树发介绍,2016年茅洲河整治前新民社区常住人口只有3.2万人,不仅务工人员留不住,本地户籍居民也搬离到其他社区;如今河道整洁、绿树成荫,新民社区常住人口在短短6年内翻了一倍多,达到了6.9万人。
“熊市变牛市,垃圾股变绩优股。”居民林斌周用股市概念,形容茅洲河治理前后给自己和周边带来的变化。他在茅洲河边上的出租屋,如今受到周边员工青睐,不仅租金上涨,而且一房难求。据介绍,以出租屋为例,以往一房一厅从300元/月上涨到如今的800-900元/月。
修葺一新的茅洲河绿道,也成为新民社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74岁的居民郭金喜特别喜欢来绿道遛弯:“我们新民社区是受益最大的社区,到了晚上十分热闹,有人唱歌、跳舞、拍抖音,还有三五知己在这里散步,我感觉恢复到了以前的原生态,群众比较满意。从我家走到茅洲河绿道大约有100多米,有时早上晚上我都会过来看一下,体验茅洲河整治后的空气环境,看到空气好、环境好,人特别精神,感觉和整治之前是天壤之别。”
做优人居环境整治 打造品质魅力社区
今年3月14日,升级改造后的新民社区新丰路投入使用。从空中俯瞰新丰路,原来的人行道上喷涂了红蓝黄三色树脂漆,沥青马路也刷上了三色涂料,原来尘土飞扬的新丰路摇身一变,变成了平整宽敞、五彩缤纷的“彩虹路”。
“我们在这边待了好几年,刚来这里的时候,街道、房子都没有这么亮丽,现在升级改造后道路宽敞平坦,不仅走路舒服,看着也舒服。”附近店主林小姐说。
立足“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入眼皆美景”初衷,新民社区还将新丰小区闲置地建设为“口袋公园”,口袋公园种有绿植、设置石凳,成为附近居民最爱来的公共休闲绿地。
(通讯员供图)
“几年前我们新丰小区环境比较差,闲置地一直荒废,居民在这里搞鸡棚。为此,社区花了大资金,把闲置地利用起来,做成了小公园,新丰路道路也重新做了升级,划定停车位”,新民社区禄和小组理事梁建光介绍,“接下来要推进立面改造和南北水景项目工程建设”。
焕然一新的新丰小区,是新民社区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美丽宜居新民建设的缩影。以河涌整治、道路升级、污水处理等为工作抓手,新民社区扎实有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补齐环境短板,改善人居环境容貌。
立足河涌整治,新民社区启动筷子涌景观升级改造工程。今年8月,筷子涌栈道正式投入使用,只见碧绿的河面干净整洁,微风吹拂下泛起阵阵涟漪,依河而建的栈道延伸约1000米。“筷子涌以前都很臭,但现在这个筷子涌栈道修建得非常好,我经常带孙子出来散步”。居民梁苏祥竖起大拇指,“栈道有护栏,我们走在这里很有安全感,我感觉搞好这条路,让居民很有幸福感,也对出租屋带来很大经济收益”。
周树发介绍,新民社区作为东莞市社区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试点,正抓住机遇、借势而为,“以陆丰涌、人民涌和筷子涌三轴升级改造,形成新民疍家生活区、现代创新产业区、核心智能制造区三大区块”。
引入高科技制造业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茅洲河整治成功,吹响了新民腾飞的号角。2015年底新民社区居组两级总资产46023万元,到了2022年8月已增至59706万元,资产递增额13683万元,增幅29.73%;另一方面,2015年居组两级总收入6127万元,到2021年底更是增长至11200万元,增幅高达82.80%。
为推动社区大发展,新民社区党委还邀请香港大学教授团队为社区“量身定制”了一份十年发展规划,结合新民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敲定“‘一带一路’三区三轴”的发展思路,清晰勾勒新民发展蓝图。
新民社区党委副书记蔡务贞介绍:“社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东莞滨海湾新区建设和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三大机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产业升级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环境提升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
据了解,在确保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新民社区大力引进高科技企业,长江超声股份有限公司、艾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日信高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闻声而来。目前,倍增企业长江超声的厂房、宿舍等主体已全部完工,即将投入使用;优质上市后备企业艾尔玛和日信高科则计划落户新民,联袂入驻新民社区同荣路。
“新民社区的产业优势是毫无疑问的”。艾尔玛董秘宋俊表示:“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与深圳隔河相望,深圳的科技、品牌与大公司的辐射能覆盖新民。人居环境非常好,我们看到有了‘彩虹路’,这些综合因素让我们能招聘来好的人才,也能让他们在当地按下心来,建设长安、建设新民”。
宋俊强调,在企业落户的过程中,新民社区所呈现出的优质营商环境让人印象深刻:“以社区党委为代表的班子非常务实、果断,对项目非常尽心。社区法治环境很好,(项目落地)流程让企业觉得非常靠谱,给企业做好了保障,给企业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已经擘画好了‘新民上河图’”,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办公室里,周树发展示了社区的十年发展规划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特色精品社区呼之欲出,“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就能在新征程中交出一份高质量答卷”。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