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供图)
中国报道讯 (黄楚芳 报道) 10月30日上午,由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系列讲座第五场在东莞市文联举行。活动邀请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冀彦伟作以“中国文艺志愿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的精彩讲座。冀彦伟谈到,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以中国精神为灵魂,让艺术的温度、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直抵人心。
要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文艺志愿服务,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和文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服务人民、引领风尚的生动实践和有力抓手。
“文艺志愿服务是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形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浸润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在新时代做好文艺志愿服务,对于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筑牢宣传思想阵地等具有重要意义。”冀彦伟认为,与其他社会志愿服务相比,文化志愿服务不仅具有公益性,还具有专业性,对于文艺志愿者而言,更具有自愿性和志愿性,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弘扬和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既是正确的自我定位,也是对宣传思想工作新使命的正确阐释”。
因此,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创造出能够反映群众心声期盼、展现生活百态的“人民作品”,让人民群众成为文艺作品中的“主角”,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群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新提高、达到新高度,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增强治理效能。
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重新定位、重新出发
近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很多人间奇迹。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脱贫攻坚如期完成等,都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新史诗,都是文艺创作的重要素材。文艺志愿者将这些历史性成就通过艺术作品进行传播,不仅有利于鼓舞人民群众的斗志,也有利于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
冀彦伟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秉承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宗旨,坚持“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理念,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用心用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
(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供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社会治理方式等正悄然发生改变。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开展常态化文艺志愿服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需要每一位文艺工作者深入思考。”冀彦伟介绍,中国文联联合有关部门在武汉方舱医院等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影响较大的主题文艺活动,广大文艺工作者闻令而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主战场,以文艺之美传递温暖与力量,创作出一件件优秀作品,传递战“疫”力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文艺工作者要充分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依靠自身掌握的专业文艺技能,重新审视如何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冀彦伟表示,我们要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分析我们优势、劣势,机遇、挑战,重新定位、重新出发,不断增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在志愿服务实践中不断领悟和涵养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民本思维等科学思维。
让文艺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文艺志愿服务能够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冀彦伟介绍,近年来,中国文联通过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美育圆梦”“百姓春晚”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丰富的文艺形式中融汇科学理论,以充满感染力、亲和力的方式,让党的主张和理论走进了千家万户。
同时,文艺志愿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打造“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模式并形成研究体系逐步复制全国,带领文艺志愿服务形成“送文化 种文化 传精神”的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联动,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打造出覆盖线上线下、农村城市的文艺志愿服务项目体系。
一方面,基层文艺面貌焕然一新,村歌村晚、文艺讲堂等群众文艺活动丰富多样,吸引不少年轻人参与其中,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文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安排,社会综合治理、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方面发挥了润物无声的引导作用,在启迪心智、感化人心、成风化俗等方面展现显著效果。
冀彦伟还认为,文艺志愿服务有利于倡导文明新风,引领时代风尚。他介绍,近年来,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时代风尚”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宣传推选活动,都致力于把各领域、各层次的志愿者特别是文艺志愿者广泛地团结起来,积极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强化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面引领作用,激发了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形塑了新时代的文明风尚。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冀彦伟表示,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以中国精神为灵魂,让艺术的温度、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直抵人心。(供稿单位: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