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也是用来创业的
大上海,之前只是一个小渔村,之后一跃成为东南壮县。这个滩涂之所,何以在千年变迁中,成为傲立于世的国际性大都市?巨大变迁背后的内核又是什么?带着种种疑惑,在夏日的最后一丝炎热下,财经头条文化之旅小组踏上追寻昔日农垦初心之路。
在奉贤新城海湾镇的“光明-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我们敲开了农垦博物馆的大门。沿上海最美公路--随塘河路通行,来到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上海农垦博物馆就坐落在这座生态森林内。在略显空旷的大博物馆,一幅巨大的劳作场景马上跃入眼帘,向探访者诉说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安静肃穆的大厅中,一张张历史黑白图片,显得非常陌生但令人好奇;一间间陈列室的“古董”物件,显得历史久远但令人肃然起敬。数十年前,正是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在这片靠海的地方农垦拓荒,进而开创了一番新天地。
农垦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毋庸置疑,农垦创业史是一部壮丽的史诗。
对于农垦事业,奠基人王震将军1986年在《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出版序言中概括的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
追忆那段艰苦的抗战岁月,八路军第359旅奉命开赴南泥湾垦荒,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下艰苦奋战,战胜了重重困难,把一个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同时也创造“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体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的底气和勇气。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统,这是一种软实力。
上海农垦事业是在五六十年代围海造田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它是新中国农垦事业的组成部分,对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虽未经历农垦时期的艰苦岁月,但其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到访者。沉浸其中,方可感知其震撼场面。这些早年的物件,虽然历经久远,不会说话,但熠熠生辉,令人惊叹、震撼不已。
农垦历史是一部创业史
根据史料记载,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共有数十万名青年来到上海农垦国有农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后,上海农垦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主动提出“立足农场、办好农场、走出农场、走进农场”的发展战略,从单一的农业经济逐步发展成为农工商综合经营。
自1954年10月1日上海农垦在原奉贤海滩筑堤造田,建立上海市第一家国有农场“五四农场”以来,沪郊各农场先后有数十万青年在数十次的“围垦战役”中,共为上海的城市版图增加了78万亩土地。
1995年,上海农垦组建上海市农工商(集团)总公司,到1997年,企业数发展到2038户。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农工商集团总公司主动调整发展战略,提出产业整合和“收缩消肿”的发展方针。
2004年,上海市农工商(集团)总公司改制重组为上海市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产业结合和“收缩消肿”,经营性二级子公司从48家整合归并为12家专业化公司,企业数下降到656户。
2006年8月,上海市农工商(集团)总公司、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益民食品一厂(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光明(集团)有限公司。
由于当时客观条件和技术装备的原因,农垦大军经历的环境之恶劣,劳动之繁重,生活之清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农垦战士们吃的是“杂粮饭”,喝的是“咸混水”,住的是“滚地龙”,睡的是“芦苇床”,走的是“芦桩路”,穿的是“泥制服”。他们脚踩淤泥,就地取材,割芦苇、搭芦棚、建食堂、打水井、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创业故事,令人回味,令人遐思。
农垦文化是城市文化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次踏访奉贤新城的这块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到访者往往被当地的“贤文化”所感染。
在海湾镇,我们则深切感受到,其实,“贤文化”是农垦文化的生动体现;农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贤文化”。我们注意到,为老服务,一直是海湾镇的亮点和特色工作,“金婚庆典”也是从建镇之初坚持至今的为老服务品牌项目。2014年,在十年金婚庆典等工作的基础上,海湾镇举办了首届孝贤文化节,在全镇范围内进一步弘扬孝亲敬老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实为老服务事业。
在海湾镇,我们看到,当地正在积极打造海湾孝贤文化品牌。自201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孝贤文化节”系列活动,形成了“敬老慰问”“百叟宴”“孝行海湾、圆梦助老”“孝贤榜表彰”“我们在行动-失能老人关爱”“老年人集体生日会”等品牌项目。每年为海湾的金婚老人举办“金婚庆典”,建镇12年来共近600对金婚老人举办了庆典仪式。建立海湾镇孝贤专项基金,共募集爱心捐款360万元,为日后开展孝贤活动、表彰孝亲敬老事迹突出的个人和企业、帮扶特困老人等提供了资金支持。
峥嵘岁月,奋斗年华,换来的是海湾镇满满的收获。近年来,海湾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攀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这是海湾镇近年来连续获得的国家卫生镇、上海市文明社区、上海市生态镇、上海市平安社区等荣誉称号。
这些都不由得让人感叹:农垦文化,其实是城市文化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小镇的变迁,只是一个城市变迁史中的一则缩影。
今天我们向农垦文化学什么?
地处长江下游和东海之滨的上海东南北郊区,每年会自然形成一大片冲积型平原,这些长满芦苇、沟汊交错的荒滩,为农垦造田、发展农业提供了资源,成为上海农垦诞生、创业、发展的处女地。“向荒滩要粮,向盐碱地要粮”,成为当时一代人的期盼和动力。
当时农垦出来的万亩良田,为寸土如金的上海大都市增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帮助上海人民度过粮食和副食品供应最困难的时期,同时也为上海农垦发展壮大奠定了雄厚而坚实的物质基础。
前段时间,网络上关于经济寒冬的判断引起热议。但踏访上海农垦博物馆之后,我们认为,人类的历史,一定程度上,就是和自然,包括各种各样的周期打交道的历史,也是人的运动、迁移、生存生活的历史。在此传统、精神之后,往往是一种文化深深积淀。而恰是这种文化,构成了城市不断发展、跃迁的强大动力和不断复制成功的力量源泉。
农垦知青衣食住行就地取材,生活清苦,劳动繁重;他们来的时候一无所有,离开的时候浑身病痛;他们只手空拳战胜了滩涂之地,创造了物质的财富,同时也打造出以艰苦奋斗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为主要内涵的农垦文化;他们身上有所有平凡、美好和强悍,在困顿中表现出庄敬自强;他们的人生路,就是“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他们,可以治好当代人的精神内耗。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创业,既令人年轻,也使人激动。旨在展示数十万名上海城市知青农垦人艰苦奋斗创业历程的农垦博物馆,给人的启发也许更多、更久远。几代人的奋斗,令滩涂之地成为膏腴之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当时的初心之路。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