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百日行动|轻轻松松“网贷” 稳稳妥妥“入坑”

发布时间:2022-08-19 16:04:4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东莞市公安局供图)

中国报道讯 (黄楚芳 通讯员莞公宣) 如今网络贷款因门槛低、申请流程简单,已成为借款人眼中的香饽饽,但贷款诈骗也成为诈骗的重灾区,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贷款诈骗居高不下。东莞警方提醒广大群众,防范非一时,而应时刻警惕!

东莞警方连续成功拦截两起网络贷款诈骗

近日,家住东城事主的林女士因资金周转紧张,听信网络广告下载了“*安钱包”APP并申请贷款,不料贷款迟迟不到账。

其联系客服得知因输入信息有误,导致银行卡“账号冻结”,需转账10000元进行“解冻”,林女士立即转账,后客服又以“操作失误”为由要求继续转账30000元,且多次强调继续转账才能将“解冻费”和贷款金额全部提现。

当林女士再次准备转账时,东城分局警务人员联系到了林女士,经过反诈宣传和劝阻,林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正遭遇网络贷款诈骗,并立即停止了转账操作且删除“*安钱包”APP,成功挽损30000元。

无独有偶,事主阿豪近日收到了一条附有陌生链接的贷款广告短信,因其刚好有贷款需求,便进入网址下载了两个APP,按提示在“*商”APP申请贷款。

随后在“企*通讯”APP与客服联系,却被客服告知因其“银行卡账号输入错误”,需提交身份证扫描件、银行卡账号,交纳20500元作为“保证金”才能成功贷款,并承诺交款后会将“保证金”和贷款金额一并转到事主账户上。

事主阿豪正在犹豫之际,东城分局反诈警员联系到了阿豪,经过劝阻,阿豪删除了两个涉诈APP,避免了20500元损失。

(东莞市公安局供图)

东莞公安提醒

网络贷款诈骗套路分析

套路一:骗子在各大平台投放贷款广告,诱导你下载虚假贷款软件。

套路二:以“信息填写有误”、“账号冻结”等理由诱导你支付“解冻费”、“手续费”或“保证金”。

套路三:骗子抓住你想回本的心理,继续套路你转账,掏空你的钱包。

防范提示

1.申请网络贷款时请到正规金融机构,请勿相信任何陌生来电、短信、微信、网络广告。

2.不要在任何贷款公司的页面输入银行密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3.低门槛放贷是诱饵,汇款验资、收取解冻费、保证金、包装费等都是诈骗,一定要提高警惕。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