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

“穿越历史回响”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诗歌朗诵音乐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2-08-01 14:11:2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石龙镇文化服务中心供图)

中国报道讯 (黄楚芳 通讯员莞文联宣) 静静的东江之畔,夏日的夕阳余晖灿烂。红霞映照下的广九铁路石龙南桥横跨南北,如一位百岁老者,静默地眺望这方土地与江河。它在111年时光的坚守中,诉说着莞邑大地在近现代史上的世事沧桑。

7月31日,东莞的诗人们相约在东江之畔,举办“穿越历史的回响”广九铁路石龙南桥诗歌朗诵音乐会,他们以情融诗,以声达意,用诗歌、音乐、诵读致敬这座城市的工业文明与社会前行的步伐,共同记录下这历史与现代相互交融的瞬间。

三大篇章礼赞石龙发展历史

松山湖艺术团爱乐管弦乐团的乐曲《启航》拉开了诗歌朗诵音乐会的序幕。本次诗歌朗诵音乐会由东莞市文联主办,石龙文化服务中心承办。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飚,石龙镇党委委员黄效荣、东莞市文联副主席林玉秀、东莞市文联二级调研员叶新源、新疆喀什市文联副主席甘灵辉、东莞理工学院文传学院副院长许燕转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东莞市的诗人、作家、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等文学艺术界人士参加了本次音乐会。

(石龙镇文化服务中心供图)

踏上现代化发展快车道的石龙,始终不曾忘记过自己的历史。在当天的诗歌朗诵音乐会上,第一篇章《红色石龙》的三首诗歌带大家一起重温了那段艰苦卓绝、跌宕起伏的东征革命岁月;第二篇章《历史回响》歌颂石龙人对命运的绝不屈服,歌颂辛勤的工人们,礼赞每一辆开往幸福春天的列车;第三篇章《希望之城》描绘了诗人眼中蓬勃生机的美丽石龙,无数美好的未来都将在这里实现。

“我站在东江畔,每隔几分钟都有一列火车过去。有的是货运,有的是客运,也有普快,也有特快专列,同时对面的中外运码头,中欧班列正在装箱,一派繁忙景象。”

来自新疆喀什市的诗人甘灵辉回忆起她初到石龙,站在东江畔看到的画面,感慨万千:“回望历史,其中有激越有时也有一种悲愤;展望未来,又有了一份前途不可限量的憧憬。”

这份交织的情感促使甘灵辉写下了《伫立石龙东江畔》。悠扬的管弦乐交织诗人满怀深情的朗诵,远处开过的列车隐隐穿来压过铁轨的呼啸声,时间似乎停留在此刻,也回到了曾经动荡不安的年代。

(石龙镇文化服务中心供图)

石龙三桥并立,见证时代发展进步

打开石龙地图,广深四线石龙南桥、广深铁路石龙南特大桥、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三桥并立,共同承担起联通石龙两岸的重任。

1907年,广九铁路石龙南桥的建立结束了石龙只有水运的历史,也让当时的石龙成为广东地区贸易重镇,石龙的货存量、物资价格也成为省、港商业行情、物价升降的重要参考。1994年,日益老旧的广九铁路石龙南桥已经难以承担越来越繁忙的铁路运输,广深铁路石龙南特大桥建成通车。2007年,坚守了百年岁月的广九铁路石龙南桥正式宣布停运,全新架起的广深四线石龙南桥建成通车,连通广深三、四线工程,并连接京九铁路。

石龙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胡键勋说:“今天选择在这里举行,是因为这里靠近广九铁路。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可以感受时代的变迁,可以感受到石龙的变化和发展。”

东莞文联将打造系列诗歌活动品牌

以诗言志,为新时代抒怀,为新时代放歌。东莞市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文艺工作者之家,将发挥组织优势,团结温暖全市文艺工作者和广大协会会员。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在守正创新中推出跟得上时代的精品力作。

(石龙镇文化服务中心供图)

据介绍,在未来的系列活动中,东莞市文联将联合市作家协会、市批评家协会、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市音乐家协会、市舞蹈家协会等机构团体以及东莞理工学院通识教育中心、文传学院和国家、市内镇街,省、市各级媒体合作共同打造“诗香东莞”、“以诗歌致敬城市工业文明”、“莞邑音乐诗会”等诗歌品牌,将诗歌与音乐、诵读、潮流、传播等多元形式进行深度融合,将艺术体验、创作、传播、再创作一体化。推出有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文艺作品,让全市文艺工作者共同参与到诗歌等文艺活动中来,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文艺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是广九铁路石龙南桥筑成通车111周年。广九铁路始建于1907年,开创了莞邑铁路及粤铁路建桥史之先河,结束了石龙只有水运的历史,给石龙乃至东莞带来巨大影响。当年石龙货存量、物资价格也成为省、港商业行情、物价升降的重要参考。

据了解,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广九铁路向国内运送了大量军用和补给物资。因而日军对广九铁路进行频繁轰炸,广九铁路石龙南桥钢梁杆多处中弹穿孔。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保护粤港铁路生命线,军队进驻广九铁路石龙南桥,这是东莞唯一有部队守卫的桥梁。

1994年,广深铁路石龙南特大桥建成通车,该桥在1995年曾得到中国建筑业最高荣誉“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后因承载力不足,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于2007年正式停运。同年,广深四线石龙南桥建成通车,连通广深三、四线工程,接京九铁路。2008年,广九铁路石龙南桥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147处重要新发现之一;2011年,入选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并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广深铁路石龙南特大桥、广深四线石龙南桥与广九铁路石龙南桥,共同形成三桥并立的姿态,彰显着时代的转变与发展。这也是中国铁路修筑技术不断进步的有力见证。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