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播报

广州花都:激活祠堂文化资源 释放乡村振兴力

发布时间:2022-07-07 15:26:20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花宣 冯理聪 )祠堂承载着祭祖孝亲、思想启蒙、道德教化、家风家教、团结族人等职能,是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的重要精神圣地。近年来,广州市花都区以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立足于区内丰富的祠堂资源,把加强祠堂保护利用、弘扬祠堂文化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和良好文化条件。

灵活祠堂保护 守护精神文化家园

祠堂作为一种乡土建筑的艺术瑰宝、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宗族世家的特有礼仪和文化内涵,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祠堂文化资源,对于打造农村精神文化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花都区在册的坛庙祠堂有306座,其中区级保护单位279座,市级保护单位13座,省级保护单位 13座。为实现对祠堂建筑的有效保护,花都区组建文物保护监督队伍,制定文物监管机制,不定时走访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一经发现盗窃、盗掘、非法经营、走私、破坏文物等紧急情况,及时报执法部门开展相关查处工作。对因重点工程需异地迁移重建的祠堂,组织专人密切跟踪,确保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复建。

从2008年开始,花都区将文物维护专项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通过有计划、按步骤地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维修,实现了古村落文物完好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在乡贤宗亲的捐助支持和村民踊跃参与下,一大批名祠、古祠获得修缮重建,完善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精神文化家园。截至目前,在各祠堂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或演出500余场次,惠及群众超过20万人次,对当地村民的道德教化、礼仪培养、家风家教、文化熏陶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

盘活祠堂资源 引领精神文明创建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花都区注重在祠堂的开发、利用和活化上下功夫,引领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因地制宜建成村史馆、农耕馆、家训馆、好人馆、娱乐室、道德讲堂、农村图书室,打造成集宣讲理论、传承道德、传播文化、解读政策、学习科学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其作为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树立文明新风。瑞岭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厨余垃圾不出村”的“锦山模式”“竹洞模式”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肯定并多次被中央电视台采访报道。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与村民委员会依据村规民约完善举措,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问题,妥善化解乡村邻里纠纷,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梯面镇红山村、炭步镇步云村、花山镇小㘵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创建省级文明村镇5个、市级文明村镇11个、市级文明示范村34个,区级以上文明村创建率达94.1%。

用活革命旧址 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花都是一片红色的革命热土,是大革命时期广东农民革命运动发轫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花都区认真落实《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不断推动红色地标亮起来、红色故事活起来、红色基因强起来,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推动红色遗存活起来。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花都区制定印发《关于加强花都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一址一策”对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分步骤实施抢救修复、重点修葺、整理开发,共梳理出革命斗争遗址28处,其中利用祠堂开展革命斗争的遗址就有10处。

推动红色地标亮起来。花都区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利用花县第一届农会旧址——花东镇九湖村王氏大宗祠、红四师成立大会遗址花山镇花城村福荫祠,打造了花县农运史迹展、工农红军第四师历史陈列展等一批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精品展陈展示,使红色资源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大会旧址入选广东省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点。

推动红色基因强起来。在狮岭镇义山村中共杨义山村支部旧址——钟氏祠堂建立高校思政课红色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在花东镇九湖村花县第一届农会旧址——王氏大宗祠建立广州群团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不断提升红色史迹保护、展览展陈和讲解宣传水平,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复活祠堂史迹 打造家风家教基地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花都区抓住祠堂史迹的精髓,充分挖掘骆秉章、“铁汉公”黄皞、肃贪先锋毕梅谷等花都本土历史名人等文化资源,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让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更大正能量,不断增强家风家教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在有刚正不阿“铁汉公”之称的黄皞“乡贤栎坡公祠”开设家风家教课堂,在以孝道传家的塱头村“黄氏祖祠”前修建孝道文化主题园,在以诗礼传家的朱村宗祠前设立“家”字牌和朱子家训,在花东镇水口营村宏商公祠举办商衍鎏商承祚事迹陈列展,在炭步镇塱头村引入全国最大的国学培训机构明伦书院传承国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开展家风家训教育,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将花都籍历史名人骆秉章接受钦赐的光禄大夫家庙打造成廉政文化教育场所,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激活祠堂魅力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目前,花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有20多个,其中被纳入省级以上的传统古村落名单的有11个,塱头村和洛场村还入选广州乡村旅游示范点。炭步镇有塱头村、茶塘村、藏书院村等古村落,是花都现存古村落最为集中的镇,其中塱头村2012年入选广东省最美古村落30强,2013年被列为第二批中国古村落,2014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炭步镇也被列为广东省古村落文化保护基地。古村落中祠堂旧居林立,习俗活动丰盛,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