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助农行动 | 解决种植难题,助推农户增收

发布时间:2022-05-11 13:58:0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驻潮阳区西胪镇帮扶工作队供图

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通讯员黄凌雪) 5月11日,从深圳对口帮扶汕头指挥部获悉,为解决种植难题,助推农户增收,驻潮阳区西胪镇帮扶工作队、驻潮南区井都镇帮扶工作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农作物,助力乡村第一产业振兴!

协助农技专家打造姜薯种植示范园

作为汕头特色农产品,潮阳姜薯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它具有皮薄光滑、肉质洁白、清爽滑润、营养丰富等特点,可烹制成美味佳肴,也可进行深加工,深受潮汕地区消费者青睐。

2004年,潮阳姜薯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16年被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驻西胪镇帮扶工作队进驻以来,始终关注西胪镇姜薯产业发展状况,2021年10月完成《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发展姜薯产业工作方案》编制,并于当年11月邀请由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韩山师范学院、潮阳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组成的农业科技团队开展科技支持工作。

与此同时,工作队积极协助西胪镇政府与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签订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协议书。

在完成大量调研工作后,今年1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莅临西胪镇指导解决姜薯种植难题,提取土壤样本进行科学实验。4月,韩山师范学院、潮阳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先后实地调研姜薯种植区土地开垦和种植准备工作,与尖山合作社负责人讨论姜薯标准化种植试验田方案并指导。

此次姜薯标准化种植试验田共涉及2个片区的田地,设置54个对照组,这些对照组将与其他农户种植的姜薯田进行组间对照。目前,姜薯标准化种植试验田前期埋种工作已初步完成,待薯种发芽后,将进行试验田上部爬杆的设置。

后续,驻西胪镇帮扶工作队计划开展种植方法交流大会,向农户、合作社和农科院等不同群体分享种植经验,为明年姜薯标准化种植方案调整积累经验和储备数据。今年年底,科技特派员团队将对第一批收获的姜薯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对其主要成分和营养价值进行初步检测说明,并根据检测结果,建立初步的产品质量标准。

驻潮南区井都镇帮扶工作队供图

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

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是传统农业重镇,万亩农田鱼塘规模种养,鱼米蔬菜瓜果种类多样,受人多地少、风险预防、产销对接等影响,农业产业吸引力不够,农户种田勤而不富。

工作队进驻以来,在走访调研、学习借鉴的基础上,邀请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广州新知青农场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到井都镇实地考察,联合当地种养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种植户等,探索利用鱼塘边、村路旁、果林间等闲置地,种植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培育的番木瓜苗,以“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和“种苗配送+订单农业+灵活销售”激励方式,扩大联农带农和增加村集体收入。

为抢抓种植期,4月初,工作队全体人员与技术员、村干部、种植户一同上阵,一起“白+黑”“5+2”劳作,完成整地栽苗、施肥浇水、管护保活等种植过程。

据统计,此次木瓜种植共平整、盘活闲置地约30亩,带动种养企业3家、种植农户10多家,促进灵活就业10多人,累计种植番木瓜苗5000余株。

在木瓜生长期内,工作队协调村委人员与技术专家、种植对象之间建立工作衔接和技术指导机制,跟踪监测木瓜生长情况。同时,以帮扶公益岗位形式,选聘2至3名家庭收入单薄、踏实肯干的村民进行日常管护,做到学习技术与增加收入“双丰收”。

接下来,工作队将与广州新知青农场公司积极推进木瓜产品加工,立足在镇内选点配置生产设备,在木瓜未成熟时提前采摘,制作木瓜丝特色小菜,并考虑在木瓜成熟时以水果木瓜、或做成冻干木瓜、木瓜汁等产品进入市场,多举措降风险、降成本,以最大化增收调动种植户积极性,为产业振兴探新路。

责任编辑:陈赞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