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工匠

广州南沙金融科技产业集聚 创新引领效应逐步凸显

发布时间:2022-03-16 13:52:45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张倩) 在第 30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广州位列金融科技中心单项排名第13位。近年来,南沙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规划布局,加快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金融科技生态圈,拓展金融科技应用场景,金融科技竞争力逐步增强,创新引领效应开始显现。

加大扶持力度,构建全方位政策体系

在 2020 年 2 月修订的《关于优化提升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中,新增金融科技专项奖励,优化金融科技发展环境。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按照创新、排名、增速、业务的次序从符合条件的金融科技企业中评选奖励对象,分别给予创新奖、卓越奖、超越奖和培育奖扶持。每年安排1500万元评选创新项目、特色服务平台、活动补贴。对符合要求的金融科技企业,连续5年给予区级经济贡献95%奖励;连续3年给予每年最高300万元办公租房补贴;对金融科技企业实施骨干和高管人才贡献奖励,对年度应纳税工资薪金 30万元以上的骨干人才给予个人经济贡献40%奖励,高管人才奖励最高为个人经济贡献 100%,奖励金、人数均上不封顶。

推动改革创新,多项金融科技试点获批

碧江供应链金融(广州)有限公司纳入广东省第一批供应链金融“监管沙盒”试点,开发的应收账款融资平台——筑链通平台,基于核心企业信用搭建多层级供应商的融资服务平台,开立线上应收账款债权电子凭证“筑信”82笔、助力中小微企业实现80笔筑信业务,实现融资贴现5035.94万元。南沙区4家金融科技企业分别入选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第一、二批广州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项目,占全市(9个项目)的44%。其中,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多方安全计算溯源认证的跨境结算服务项目”确保各方原始数据不出域的基础上,有效地实现对跨境电子商务结算贸易背景真实性的核验实现,为“六稳”“六保”中“稳外贸”提供有力支撑。同盾(广州)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的基于知识图谱的安全金融服务项目,搭建企业上下游产业链、资金链、产品链等维度的用户信息关联网络,降低对公信贷业务、对个人理财业务约10%风险发生概率。广州巨杉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SequoiaDB分布式数据库,有效打通了各个不同产品线的底层接口,具备实时处理多引擎、多数据类型能力,实现数据的按需融合,累计服务超过100家大型银行及金融企业。中科汇智(广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区块链的报关信息核验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基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解决报关信息真实性问题,服务的贸易企业六万多家,市场采购贸易企业五千多家,为超千亿交易规模提升结算及融资效率。此外,广州市还获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强化金融监管,构建服务全省全市重点平台

广州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成立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依托金融大数据资源库,创新金融科技服务广州及南沙实体经济发展,已成为服务全省、全市风险监测防控平台, 共监测全省超过58万家企业、广州市近20万家企业(其中南沙6万余家企业)、覆盖11个区和“7+4”类地方金融业态,定期发布地方金融风险监测报告(风险监测情况、风险分布情况和舆情情况),出相应的监管建议,有效实现对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正在创新探索搭建金融纠纷诉前化解平台,智能解析案件材料,自动识别案件关键信息及处理案件,旨在批量化整理案件信息、调解材料,优化诉前调解流程机制。

市场主体活跃,金融科技业务创新多点开花

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建立基于关系图谱的复杂关系网络,深入挖掘申请人背后存在的各类潜在风险,并应用于贷前贷中的风险评估、贷后催收与失联修复等场景中,工作效率提高近30倍,实现98%的贷款在线审批,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累计用户数量达6000万,贷款余额443亿元。中铁建商业保理公司供应链金融平台——银信平台通过以线上签署协议方式将企业债权电子化,实现线上流转、线上保理融资,累计为近3.5万家企业保理融资放款约 1122亿元。广州宝凯道融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建设产业生态金融数字协同中台,通过智能风控为核心企业下游客户提供增信服务,累计为 900 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保理融资 30 亿元以上。

据悉,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建设风险中台,深入审批风险需求,完善企业贷前、贷中、贷后不同阶段的风控需求,有效地减少业务运营成本一半以上,流程自动化处理效率提升了5倍以上,全自动审批案件约30秒完成全流程处理,风险策略迭代效率从原来的2个月缩短至1周。广州越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越秀金控的信息科技平台, 聚焦科技服务金融,统筹资产管理、融资租赁、金控资本、产投、担保、小贷、置业担保等业务信息系统研发,积累形成“类金融信息系统”“大数据经营分析系统”“企业级客户信息系统”等信息化产品及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等方面IT解决方案。广州金控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基于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搭建了“1+3+3+N”的整体框架,刻画企业精准画像,实现合约存证上链,形成企业融资流程智能化、客户经理订单处理移动化、银行贷前贷中贷后管理即时化的综合融资服务体系。平台注册企业超31万家,放款总金额超1327亿元。

广州航运交易公司广州航运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累计为珠三角地区近 100家物流、粮食、建材、冷链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撑,其中为 79家物流企业、15家贸易企业和 6家船东企业提供航运供应链金融服务418单,融资金额 6.84亿元。绿融(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色金融智能评估认证与管理系统研发了适用不同场景的“绿色债券共识”、“绿色信贷共识”、“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等工具或平台,为绿色金融服务双碳目标提供了认证与管理工具。

金融科技生态圈基本形成

国家级行业研究机构落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广州基地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落地南沙,将开展粤港澳三地金融科技政策研究,为推动三地产品及业务创新及互联互通提供基础研究与交流平台。国际型全生态链金融+产业创新中心挂牌启动。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Plug and Play联合探索打造金融科技创新孵化、加速、辅导平台,对接具有核心技术、核心场景应用的金融科技企业,集聚人才、项目、资本等要素资源,助力金融科技企业链接大型金融机构对接需求,同时根据金融科技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和战略目标精准匹配投融资双方。提供专业化“募、投、管、退”的投资服务。交流合作与经验分享机制形成。

依托国际金融论坛(IFF)、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新财富论坛等国际性或全国性平台的行业、品牌影响力,常态化设立举办高端分论坛、主题沙龙、品牌活动,吸引和撬动全球优质项目、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导入,聚焦金融科技产品及服务创新展开高水平的思想碰撞与观点交流。金融科技专业园区加快建设。南沙正立足区位优势,加快建设明珠金融创新服务集聚区,已引进一批优质金融科技企业。广州保准牛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唯一一家区块链产业研究院——广东省金创区块链研究院、中禾金兑(广州)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汇智(广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同盾(广州)科技有限公司、碧江供应链金融(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壹贰保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小锤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保险科技、供应链金融项目入驻南沙,全面开展技术研究、项目交流、产融对接等生态产业孵化工作,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

完善金融科技扶持政策

对标对表国内先进地区金融科技发展经验,充分调研区内金融机构政策需求,明确南沙金融科技发展定位,制定较为贴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政策扶持方案,同时争取为优质金融科技类企业人才提供落户奖励和扶持,提高南沙金融科技政策对企业、人才吸引力,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引导作用,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及更多优质人才在南沙集聚发展。

举办高品质主题论坛活动

联合国际产业孵化平台、国家行业组织、行业头部机构举办多场主题论坛、沙龙、路演、研讨会等活动,定期举办高端创新对接会、研讨会, 吸引知名高校、专家、大企业、创新项目和优秀人才参与,构建南沙创新生态朋友圈,共同探索南沙金融科技发展方向以及发展举措。

发掘区内金融机构金融科技落地场景

搭建区内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关系网,精准对接服务不同金融机构技术需求,支持银行、保理公司探索开展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等场景化嵌入的综合金融产品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技术,推进证券机构智能投研建设,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精准营销、智能客服,有效解决基金公司业务日益增长的高并发、大流量和连续性要求。

加快建设金融智库、培育专业人才

强化专家队伍支持,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依托中国社科院、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国际金融论坛(IFF)等平台,集聚业界专家学者,打造南沙金融创新研究院,为金融发展建言献策。探索建设金融人才创新学院,依托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国际金融论坛(IFF)、数字金融协会等组织,共同培养金融科技领域复合型专业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球顶尖金融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探索金融创新联盟招商模式

创新金融科技企业招商模式,坚持走出去招商策略,建立北京、上海、深圳金融科技招商联络处,联合区内银行、基金、平台,充分发挥各类型企业资金、资源等优势,实现点对点精准招商。利用跨境金融及QFLP试点等政策优势引导境外资金支持金融科技企业业务及试点应用与发展。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