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广东光大We谷五年:产业园区标杆炼成记

发布时间:2021-09-07 16:58:34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黄雅丽)9月7日,伴随着“2021光企会夏季峰会暨光大We谷五周年庆典”在松山湖启幕,广东光大集团旗下泛地产板块首个大型产业园区——光大We谷正式迎来成立五周年重要节点。

从最初“无配套、区位差”不被看好的一片不毛之地发展成松山湖北部片区核心产业园区标杆项目,从诞生初期精准定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摸索,到布局全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助力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从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到以大数据促进园区与城市共融共生、营造活力智慧产业社区......五年来,作为广东光大集团旗下集孵化、服务为一体战略新兴产业平台,光大We谷紧跟城市发展大势,与松山湖共成长,以颇具前瞻性的眼光筹谋布局,创新打造以产业运营为核心的新型产业生态,成为松山湖以“聚高企、集新兴产业、全链条赋能”为发展特色的产业园标杆及“风向标”。

已走过五年的光大We谷,不仅是广东光大集团深耕东莞、全力支持松山湖高新区发展“产业化”布局的生动缩影,更成为松山湖腾飞20年间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有力引擎。

五年沉淀,终得升华。伴企业家同行,融入“双区”建设和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广东光大集团光大We谷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点亮城市之光”的产业之路。

精准招商 优企集聚

助力松山湖勇夺创新创业产业高地

最近,姜海涛变得愈发忙碌。2020年是爱车小屋松山湖的第二年,他便带领公司进入了华为HiLink生态系统,成为智能香薰领域华为的全球唯一合作伙伴。目前双方合作的首款产品研发已经收尾、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预计今年很快便能正式推向市场。

作为国内车载香水领域唯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业团体标准起草单位,爱车小屋长期深耕香水领域,专注工匠精神研发,致力以自有民族品牌发展成为中国的“香奈儿”,与华为公司的合作无疑给这一“蓝图”的实现打入了“强心剂”。

“达成这一合作有地缘的优势。”姜海涛回忆说,当时因为看好松山湖的科技氛围和前景,公司选择入驻光大We谷。由于同在松山湖,爱车小屋受邀参加华为国际开发者大会,得到了细分市场的第一手供需信息,“匹配需求,随后我们迅速组建了一个研发团队,很快就一步步进行了实质性对接。”

地缘优势链接起园区高科技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光大We谷屡见不鲜。如中软国际、软通动力、易宝软件等华为生态供应商,都是因We谷与华为南方工厂一路之隔的天然优势而来到松山湖。

2016年6月,东莞首期城市会客厅在光大We谷启用,先行开启了松山湖产业园区集中招商、精准服务的先河。在“安家”该园区的短短两年间,近1400个项目来到松山湖、光大We谷“作客”,340个项目“由客变主”落地松山湖,其中便包括散裂中子源创新中心等先进项目及前述的一大批华为生态供应商。

城市会客厅作为园区的形象窗口,还为一批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一站式投资创业服务,帮助企业在松山湖生根。同时,通过引入松山湖管委会的各类活动及资源,为各园区企业提供各种峰会、论坛、创业辅导服务,使这里崛起为松山湖北部最具产业人气的区域。

在松山湖城市会客厅等平台及资源的助力下,光大We谷逐渐摸索出以产业基因引领产业园区发展的路径,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并迅速成长为与松山湖共同成长的产业载体标杆。

“从0到1的摸索阶段虽然很辛苦,但唯有坚持,为园区找到合适的定位,才能越走越远、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更有利于项目的后期运营。”光大We谷项目总经理魏华文说道。

如今,光大We谷围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五大产业集群发展,园区入驻企业已超600家,形成龙头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创企业梯度分布的态势。

为进一步助推园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光大We谷将目光投向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早在3年前,光大We谷就制定了《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管理办法》,成立各阶段专业工作小组,每年选出30家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好的园区在孵企业,提供“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服务——包括行业专家“私教”辅导、对接行业顶尖资源;在融资、人才招聘、补贴申领辅助、业务资源对接上给予深度服务。

目前,园区内有倍增企业9家,上市后备企业5家,百强创新型及专精特新企业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0家,连续两年对高企、倍增企业数量贡献居松山湖孵化器第一。

此外,园区还荣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广东省大数据创业创新孵化园”等国家级、省级称号。

提振转型聚焦数字

驱动“数字东莞”新兴产业集约聚集

在追随华为来到松山湖发展壮大的同时,面对东莞完备的产业链、产业园区紧密的生态联系,一些企业不满足于已有的业务,开始向产业转型升级寻求更多发展契机。作为国内领先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软通动力也不例外。

云智能工厂、汽车制造“数字化工厂”、防火控温的智慧园区......2020年,软通动力迎来了在松山湖的飞跃发展。软通动力高级副总裁孙宏亮介绍,公司凭借深耕行业数字化转型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以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基础,在技术端、企业端、行业端等不同角度,助力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及完善,实现工业企业完成向深、向实、下沉、集群的数字化转型,从而打造推动东莞向先进制造业中心升级的新动力。

随着公司业务扩张,去年软通动力(东莞)年产值达数千万元,并顺利实现了企业员工规模与生产总值双倍增。今年,随着公司在汽车、大数据、国产技术软件、5g等领域发力,企业人数也得到持续扩张。“如今,我看到越来越多人愿意前来松山湖工作,许多原本在深圳的员工也陆续迁到松山湖办公。”孙宏亮感慨道。

这是松山湖企业融入东莞制造一线的数字化新浪潮的生动缩影。2020年,东莞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9%,居全省前列;松山湖互联网和软件产业实现营收同比增长57.6%,今年上半年,该数据同比增长67.7%。

随着数字产业逐渐站上东莞经济发展的主舞台,在东莞市委、市政府和松山湖管委会的支持下,光大We谷积极主动引进各类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驱动松山湖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在“数字东莞”的构建中扮演重要角色。

就在去年,光大We谷获得东莞市首批数字产业聚焦试点园区、东莞市软件产业园的授牌,成为东莞市唯一集双牌于一身的园区;同时,光大We谷与华为共建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成为松山湖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支撑项目。

9月2日,松山湖“工业数字大厦”筹建工作座谈会在光大We谷举办,来自东莞市工信局、松山湖产业发展局及数十家软件服务商的代表参与其中,围绕“工业数字大厦”的功能设计、运营机制、供需对接、人才培养、支持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探索打通企业数字化转型供需链的实施路径。

针对部分规上企业“不会数字化、不敢数字化、不想数字化”的痛点,松山湖管委会、东莞市首席信息官协会、光大We谷计划联合筹建运营“工业数字大厦”,致力于打造成东莞乃至大湾区数字化升级的转型策源地、资源汇聚地、创新人才聚集地。

全链赋能 资源共享

致力为更多优质企业提供优质配套服务

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全球竞争格局不断变化新态势,产业园区的统筹能力、产业的整合能力成为园企竞争关键点。

凭借广东光大集团赋能青年创新创业众创空间——点栈创业工场,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高端制造工业园区——光达制造,实现产城融合的复合城市新区——光大产城,聚焦专业环保产业园区建设及运营的——光达环保建材等产品体系,光大We谷开启致力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活动+孵化+投资”培育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光大We谷串联起全国范围的产业孵化网络、优质创新资源,为更多进驻项目和企业提供全国联动的创新链上下游要素支持,成为其独特的竞争力。

2016年带着创业梦想与激情入驻光大We谷的吉声科技,便是因光大We谷“助力”而发展壮大,走上了实现海内外市场“两开花”的美好征程。

回忆与园区共成长发展的那些难忘的日子,吉声科技CEO刘金刚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作为最早一批进驻光大We谷的企业之一,吉声科技的多个‘第一次’都在这里实现。疫情发生后那段最艰难的时期,是光大We谷运营团队多次的走访,帮助分析产品卖点及国内外市场,令吉声科技在创业导师建议下得以开始调整研发方向、开展国内市场调研,组建营销专业团队,对接线上线下平台资源,开启电商直播,开启海外业务等一系列发展布局。”

而对于均维科技创始人钟成华而言,让他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园区对企业运营、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支持,还有每天“雷打不动”的“暖心鸡汤”——早晨7点,光大We谷项目总经理魏华文会准时在园区数百位企业家组成的“光企会”微信群里,分享管理、营销、品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企业经营干货。钟成华笑言:“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这些‘鸡汤’给予我的正能量。”

“光企会”全称为广东光大企业家俱乐部,由光大集团组织园区企业家圈层自2018年发起,目前入会会员近千人。以“光企会”为载体,园区联动商会、协会、研究院等资源,已举办峰会、座谈、游学、沙龙、光企学堂等活动上百场。聚焦“经营”“管理”“圈层”三大关键词,为企业家会员量身打造的“互动、交流、分享、合作、投资”增值平台正发挥良性作用,持续赋能企业发展,助力企业家成长跑出“加速度”。

截至目前,光大We谷所有物业单位依旧坚持“只租不卖”。“健全基础服务、增值服务、加速服务的企业服务链条;构建“G+”管理端系统,建立万物互联智慧园区,突出产业服务整体性与特色,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魏华文介绍道。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