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大湾区

广州黄埔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发布时间:2021-08-30 08:50:58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共产党广州市黄埔区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李剑锋 摄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张成 曾妮 范敏玲) 8月29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黄埔区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全面回顾区一届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发展成就,并提出未来五年工作总要求。

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亚伟出席会议。黄埔区委书记陈勇代表区委向大会作报告。

黄埔区以占全市6.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40%的工业产值、15%的地区生产总值和17%的税收收入。六年来,全区GDP年均增长7%,2017年至2019年增速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20年克服疫情影响逆势增长4.1%,今年上半年增长16.1%,连续三年4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广州开发区排名稳居全国第二,黄埔区始终位居全国百强区前列。

未来五年,黄埔区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为战略牵引,发挥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城市更新主力军作用,大力实施“万亿制造”“万亿国资”“万亿固投”“万亿商品”四个“万亿”计划,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高地,加快促进黄埔人民共同富裕,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经济科技领域持续深耕

黄埔制造产生世界级吸引力

六年两千一百日,多是横戈马上行。黄埔这艘大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黄埔奇迹。

六年来,黄埔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创造性提出“四区四中心”发展战略,从北到南实现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大跃升。知识城聚焦“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上下功夫”,成为知识经济样板之城,成为唯一一个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科学城聚焦“五年大变化”,成为广州总部经济最为集聚、创新活力最为强劲的区域;黄埔港聚焦“古港”“良港”焕发新活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全面启动。黄埔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扎实推进珠江黄埔段沿岸高质量发展;生物岛聚焦高端生物医药研发,集聚阿斯利康、百济神州等生物医药企业500多家、院士项目20多个,闯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第一梯队。

六年来,黄埔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重要窗口。从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使国企资产突破3000亿元、增长近5倍,到在全省率先成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成立北上广深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局、全省首个行政审批局、全国首个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并首创“承诺制信任审批”“订制式审批服务”,再到务实推进中以、中欧、中沙等合作,经贸联系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黄埔以最优营商环境成为了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六年来,黄埔区坚持制造立区、创新强区,全面夯实智能制造大区龙头地位,产业集群跃然升华,创新资源集聚成势。广州高新区排名跃至全国第六,科技创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经开区第一。率先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制定全国首个“专精特新10条”“民营及中小企业18条”,培育孵化科技企业近5万家,集聚专精特新企业达1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100家,发明专利授权量、上市企业总数稳居全国开发区第一。落地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航空轮胎动力学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超30家、高端研发机构1000多家,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占全省2/3。引进103名院士,集聚高层次人才1151人,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吊塔林立、机器轰鸣,勾勒出黄埔热火朝天的建设画卷。黄埔区主动谋划全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率先启动决胜三年完成旧村拆迁任务,推动产业化和城市化有机融合,打响了城市更新活化的战略大决战。首创招商4.0模式,实施“一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先后引进GE、百济神州、龙沙、诺诚健华等优质项目近1000个,500亿级以上项目6个,百亿级项目超30个,成为华南地区投资最密集的地区,荣获“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加速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启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核心承载区建设,规划建设八大价值创新园区,集聚千亿级企业1家、500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15家,形成汽车、电子、能源等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电气机械等四大500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社会民生改善翻天覆地

老城市实现六年“蝶变”

为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给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幸福生活,区一届一次党代会以来,黄埔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实施大战略、开启大变革、推动大转型、实现大发展的工作中率先垂范、带头冲锋。

六年来,黄埔区在全省率先出台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出台“铁军8条”“头雁10条”,形成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持续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兴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夯实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全面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所有村社实现“四个一肩挑”,“两新”组织实现“两个覆盖”。疫情防控期间,千个支部建在一线、万名党员冲在一线,党旗飘扬在一线。

六年来,黄埔区社会及民生事业蒸蒸日上,连续2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18条黑臭河涌实现“长制久清”,获批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开通运营6条地铁、建成有轨电车1号线,全面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民生福祉大幅攀升;引入华师附中、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知识城南方医院等高端教育医疗资源,构建“20分钟便民服务圈”,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读名校”“看名医”;在全市率先试点建设“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基层治理全效提升。

未来五年实施四个“万亿”

打造经济发展最强区

乘势而上,再攀高峰。会议提出,未来五年,黄埔区将赓续“闯创干”的精神,大力实施四个“万亿”计划,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万亿制造”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迈入万亿级序列。黄埔区开展补链强链行动,率先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等13个重点产业实施“链长制”,培育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推动汽车制造、高端化工等六大传统支柱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谋划量子通信、纳米科技等未来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万亿国资”计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国资管理规模超1万亿元。优化国资布局,加快出台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方案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强化国资运营,力争“十四五”末,每家商业类区属国企控股1家以上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量达到10家以上。

“万亿固投”计划提出,未来五年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1万亿元。加速产业项目引领、强化政府投资带动、促进社会资本参与,显著提升工业技改、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滚动发展格局。

“万亿商品”计划提出,大力推动内外联动,全面打造内外循环交汇新高地,到2025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超1万亿元。积极推动外贸外资稳中提质、流通体系现代化、消费扩容升级。加快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商圈经济、夜间经济、社区经济等协同发展,打造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支点。

会议还提出,黄埔区将坚持科技创新核心地位,高质量建设“1+1+3+N”战略平台集群,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黄埔路径”。完善“初创—高企—瞪羚—独角兽—百亿级高企”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活力区。

制度创新全国先行

打造湾区开放门户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黄埔一向敢为人先。

未来五年,黄埔区将做强改革“头号”工程,坚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擦亮改革品牌,强化政策支撑,深入开展“免申即享”“智慧兑现”,率先探索“综合性授权”改革,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区域治理“一网统管”,强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力争实现“审批不出区”,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活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黄埔区将抢抓“双区”“双城”机遇,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在市场互联互通、资金有序跨境流动、高端设备材料进口、港澳居民投资便利、跨境数据融合等重点领域加快实现“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持续深化与港澳合作,加快出入境大楼、游艇自由行码头、直升机客运站等穗港澳融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穗澳创新园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全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打造大湾区融通发展示范地。

加快民生事业发展

打造共同富裕实践区

聚焦“让城市生活更美好”,黄埔全力跑出城市建设“加速度”。

会议提出,未来五年,黄埔区将加速基础设施升级,加快建设5G基站、数据中心等,完善城市综合管廊网络,完善“9高12快4通道”对外道路系统,实现大湾区主要节点“1小时通达”、区内组团间“半小时联通”;重塑知识城、科学城、黄埔港等片区天际轮廓线,建设特色城市地标。聚集发展各类商业综合体、高端酒店、特色商业街,打造多层次多中心多节点商业体系。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打造品质人居环境。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园区,积极探索创建“双碳”先行示范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共同富裕实践区将是未来黄埔民生工作的重心。

黄埔区将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提升初、小、幼学校公办比例,高标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街镇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完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作为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先行区,黄埔区将深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打造“一站式”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平安黄埔建设。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