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大湾区

孕育34位院士!江门“院士之乡”实至名归

发布时间:2021-08-24 10:06:02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标题:孕育34位院士!江门“院士之乡”实至名归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江宣 谭耀广

日前,祖籍五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郭景坤病逝,江门市委、市政府致唁电沉痛哀悼。不少市民来到江门市蓬江区院士路上的郭景坤艺术雕像前鞠躬致意。一时间,江门“院士之乡”的美誉再度成为热议话题。据悉,时至今日,江门孕育了34位院士,在全国名列前茅、广东第一。 “十四五”期间,依托院士资源,江门将强化科技战略支撑,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

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在江门,有一条全国首条以两院院士命名的道路:院士路。院士路坐落在江门最繁华的区域。道路两旁绿树的掩映下,设立了数十位五邑籍院士的艺术雕像,当中包括了陈垣、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等著名院士的身影,刚刚逝世的郭景坤院士,也在其中。

据统计,截至目前,江门五邑乡亲中共出现了34位院士。这34位院士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1949年以前当选的中央研究院院士3人。他们的学术领域涉及人文社科、物理动力、生物化学、医药卫生等多个学科,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光发热,成为了近代以来助力中国发展、改革的重要“生力军”。五邑籍院士也为广东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陈焕镛、黄耀祥、李绍珍等长期在广东工作;陈国达、林为干曾在广东工作过一段时间。姜中宏、蔡睿贤、张佑启等曾担任华南理工大学的双聘院士。陈新滋是中山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

良好文风家风成就“院士之乡”

江门拥有众多院士,与五邑地区优良的学风密不可分。五邑地区都有崇文重教的祖训传承,涌现了不少的举人村、博士村。明清时,恩平歇马举人村学子考取功名或有官职的人有670多人,从九品至正二品的官员有430多人,其中获举人以上功名的有285人。江门台山市白沙镇西村是著名的博士村,村子出了近50名博士,有的家庭还是“一门三博士”“两代六博士”。

在江门,良好家风家训是值得不断挖掘和传承的传统文化。也正是在这些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中,江门诞生了众多的五邑籍院士。岭南地区唯一入祀孔庙的大儒陈白沙曾作著名的《戒懒文》,规劝弟子及家族子弟要珍惜时光,勤奋做人、做事、学习而作。在诗篇中,陈白沙通过举正面例子,赞扬了古人的勤学苦学,是成就事业的必经之道;又通过反面例子,剖析了懒惰懈怠造成的恶果。通过正反两面的生动举例,告诫学生勤与懒对人生事业的影响。

梁启超家族“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也离不开家风家训的传承。在400余封家书中,梁启超常教育子女把个人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报效祖国。梁启超9个子女7个留学海外,皆学有所成,无一例外回到祖国,体现了爱国家风的良好传承。

浸润“西风”不改爱国心

江门之所以涌现出如此众多的院士和其他科技名人,也得益于江门市是中国第一侨乡,有众多旅居港澳及海外的乡亲,中外文化、信息交流频繁,开风气之先。江门五邑籍院士过半在境外接受高等教育及读硕士、博士学位乃至工作过(不包括进修、作访问学者)。他们接受了较为开放和先进的教育,接触学习到更多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其事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院士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强烈的爱国心。陈焕镛、梁思成、黄本立、叶大年出生于境外而回内地工作;张佑启、黄乃正也曾回内地工作过一段时间。薛社普、林为干、余国琮、梁思礼、黄翠芬有相似的经历:出生于内地,赴美国留学并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尽管身处外地,五邑籍院士仍一直牵挂家乡发展贡献。黄本立是五邑大学的名誉教授;麦松威、黄乃正是五邑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们邀请了五邑大学化工系多位教师到其实验室访问、进修。梁思礼等向家乡捐献文物,为家乡建设牵线搭桥。甄永苏等在家乡的母校建立了奖学金。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