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广东: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 广州靠后

发布时间:2021-07-30 08:59:25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报道)近日,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2021年上半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有力保障环境安全,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林文,大气环境处处长张瑞凤,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黄仙明出席新闻发布会,宣传教育与科技处处长许金洲主持新闻发布会。

城市空气质量后三位为广州、佛山和清远市

今年上半年,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空气质量同比下降。除CO下降外,其他污染物浓度呈上升趋势。与2020年同期比较,上半年全省、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AQI达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较大的地区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降幅最小的在粤东地区,具有较明显的区域性。

全省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为94.0%,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AQI达标率为90.8%,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9.1%(2微克/立方米);珠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5.0%(3微克/立方米)。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5.7%(9微克/立方米);珠三角地区PM10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8.6%(10微克/立方米)。全省臭氧(O3)评价浓度为1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5.4%(19微克/立方米);珠三角地区O3评价浓度为1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7.6%(22微克/立方米)。全省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5.0%(3微克/立方米);珠三角地区NO2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0%(3微克/立方米)。臭氧和PM10作为全省首要污染物的比例分别为68.8%和13.1%。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前三位为汕尾、阳江和湛江市(阳江和湛江并列第二),后三位为广州、佛山和清远市;21市环境空气质量同比均有所变差,变差前三位为湛江、江门和茂名市。

市级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77个)水质达标率为100%

据介绍,2021年1月-6月,地级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77个)水质达标率为100%,同比持平。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83个)水质达标率为100%,也就是说地级以上市和县级饮用水源地达标率都是100%。

全省“十四五”地表水国控断面调增至149个。2021年1月-6月,14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水质优良率(Ⅰ~Ⅲ类)为85.2%,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劣Ⅴ类占2.0%,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为3个点位。与国家拟定(“十四五”末目标优良率91.3%,劣Ⅴ类比例0.0%)相比,优良率相差6.1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相差2个百分点(3个)。与各断面目标相比,11个断面未达优良,断面水质达标率87.2%(130个),19个断面没有达到国家“十四五”对该省的要求,也就是说还有四年半的时间要继续去努力实现19个断面全面达标。这19个断面里,其中3个断面未消除劣V类,分别为潮州市深坑断面、揭阳市青洋山桥断面、茂名市石碧断面;11个断面未达优良的断面分别为佛山市沧江水闸、惠州市吉隆商贸城前、揭阳市地都、茂名市罗江桥、汕尾市海丰西闸、东溪水闸、深圳市深圳河口、阳江市中朗、尖山、湛江市营仔、广州市大龙涌口;5个断面虽然达到了优良水体但没有达到水质目标,分别为河源市新丰江水库(目前为Ⅱ类水,国家要求达到Ⅰ类水)、江门市恩城水厂、韶关市墨江出口、河坪、深圳市小漠桥(现为Ⅲ类水,国家要求达到Ⅱ类水)。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面源污染特征明显,主要是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能力尤其是管网不到位造成的,以及农村面源污染导致的结果。

149个国控断面中,城市水质指数排名前三位为肇庆、河源、中山市,后三位为揭阳、阳江、潮州市。潮州、东莞、湛江等10市水环境质量同比有所改善,广州、阳江、茂名等8市同比有所下降,其中中山、清远、珠海3市所有国控断面均达到拟定水质目标且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所以不参与水质变化排名,但是参与水质排名。

林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2018年开始到2020年,分三年在全省投入了将近10亿元的资金,建设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其中全省空气自动监测站建了438个,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建了342个,重点工业园区周边及污染源也安装了实时监测监控设施,此外还配备了走航监测车等。科学布点,实时监控监测,目的就是要随时掌握水质和空气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就会启动自动报警预警功能,及时通知当地有关部门去现场核实有关情况。整个“十三五”以来,该省布设的这些站点——除常规指标的空气自动站和水质自动站外,大气方面还建有光化学网和颗粒物组份网、港口码头监测点等,水质方面手工监测达5300多个点位,土壤方面有7800多个点位,这些点位的布设和监测为防御各种灾难和突发性事件起到了很好的预警作用。

林文介绍,三个没有消劣的断面都是氨氮超标,其中潮州深坑断面氨氮超标0.42倍,揭阳青洋山桥断面氨氮超标0.94倍,茂名石碧断面氨氮超标0.51倍。其他还有16个没有达标的断面,超标的主要因子,除了氨氮,还有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溶解氧。超标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面源的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面源污染就是生活污水没有处理彻底,还有农村的畜禽养殖业,包括畜禽养殖业和鱼类养殖等导致总磷、氨氮这些指数超标。

黄仙明介绍,三个断面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氨氮,主要以生活源和农业面源的污染为主。该省一直坚持包括生活源、工业源、农业面源三源共治的模式,不断地推动开展这三个断面及全省各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一是紧盯污水处理厂收集这一关键环节,持续推动完善污水处理厂管网。二是以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推动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的建设。四是做好农业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目前畜禽养殖种养业等污染治理手段比较有限。

黄仙明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十三五”期间就大力推进这两个流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练江流域是采取省属企业“大兵团”作战的模式,推动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潮州深坑所在的枫江流域也采取了省属企业“大兵团”作战模式。

枫江流域,污水处理能力方面,2020年底枫江流域整个污水处理能力是32.9万吨,今年以来增加了5.1万吨,总处理能力已经达到了38万吨。管网建设方面,2020年底管网长度860公里,今年新增了70公里,总共累计达到了930公里。练江流域(揭阳青洋山桥断面),2020年底揭阳市在青洋山桥断面的污水处理能力是28.75万吨,今年以来新增了15.7万吨,总处理能力达到44.45万吨,2020年底管网是3452公里,今年新增了145公里的农村截污管网、117公里的雨污分流管网以及56公里的市政管网,累计长度达到3770公里。通过这几组数据的对比,虽然目前深坑和青洋山桥断面的水质是劣Ⅴ类,但是五、六月份的数据显示氨氮能够基本达Ⅴ类,这说明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成、运营对深坑、青洋山桥断面的水质改善起到了极大的关键作用。下一步要继续紧盯污水收集率不高的问题,推动厂网同步建成同步使用,确保让污水处理能力更大发挥污染减排效果。

张瑞凤介绍,今年上半年广东省的空气质量的反弹,主要原因有三方面:第一个原因是今年的气象条件非常的特别,温度非常高,比往年要高,高温、晴朗、少雨,上半年平均气温达到21.8度,比2019年和2020年同期上升了0.6和0.3度,这是外界的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今年全省的能耗强度以及能源消费增幅比较快,而且比较明显;第三个原因是与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有关,对经济数据进行了全面统计和分析,发现工业源特别是高排放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比去年和2019年有较大的增幅,污染物总量明显增加。

对空气质量进行了溯源的追踪,发现环境空气中的VOC浓度也是增加的,与重点行业的排放量增加有关。VOC活性强,在高温、天气晴朗、日照强的气象条件下,容易生成臭氧污染,今年的超标天数中以臭氧首要污染物的比例很高,这是今年空气质量反弹的一个根本原因。

接下来,该省将从几个方面加强工作落实:首先强化重点行业的治理和监管,特别是会加快推进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的改造,加快推进水泥行业、玻璃行业、陶瓷、涉VOC重点行业的治理,今年上半年这些行业陆陆续续已经按计划在落实排放治理和改造。二是加强污染天气的预警和应急工作,广东省空气质量预警和应急水平在全国来说是比较高的,会提前3-7天对污染天气的出现进行预警和预报,组织指导地级市做好污染天气的应急预警。据预测,下半年华南地区气温偏高,台风偏多,将更加有利于近地面臭氧污染的生成。会指导各地市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提前2-3天实施有效防控。近几天就受到双台风的外围影响,珠三角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可能大家看不见是超标,有时蓝天白云的时候空气是超标的。接下来,将根据气象的预报,对空气污染提出应急和预警,可能对一些行业进行错峰生产,降低污染天气发生的频率。三是加强重点城市污染监管指导。珠三角的城市群是空气质量污染防控的重点城市,特别是珠三角核心区重点城市,需要加大污染管控力度,会借助一切科研帮扶形式,帮扶指导重点地市污染管控。

责任编辑:黄楚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