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查雨霏)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里有间“大学生超市”(以下简称“大超”),作为广东首家全部由在校大学生管理和运营的超市而备受关注。前段日子,大超迎来了她的十周岁生日,不仅在校的团队欢欢喜喜为她庆生,往届的店长也有放下手头工作,专程赶来看望大超的。
“能不回来吗?大超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郑旭彬是大超的第一届店长,看着大超从无到有发展起来,而他自己也在这里积攒下丰富经验,如今成功创业、手下管理着数十位员工。十年间,十届精英团队、超过600名像郑旭彬这样的运营管理人才,在大超成长起来并投身社会;十多名教师通过参与大超的教学和实训工作,成长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以大超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改革,获得了2020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如今,大超的月营业额约在25-30万……这一切让人不禁好奇:大超,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从无到有,一步步搭起框架
大超的正式名称是管理科学系商务综合实训基地。她的诞生,源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益民的一次外出学习:“南洋理工大学把学校的电器店、零售店、大学生卖场都开放给学生来运营,我们看了以后很受启发,想把这个经验引进到我们学校。”
概念有了,但怎么引导学生去落实?管理科学系特地举办了一次“大学生超市策划大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搭团队 、做策划、写方案……就这样,郑旭彬等一批学子脱颖而出。学校给划出了场地,又给拨了50万元启动资金。
“一有机会我们就跑出去,大到超市、卖场,小到便利店统统不放过,逐家研究。看他们的货品怎么陈列摆放、思考怎么样更吸引顾客,回来不断优化。”在郑旭彬们的努力下,大超的“骨架”,就这样一步步搭建起来。后来,郑旭彬带着大超的运营方案参加广东省市场营销策划大赛,还捧回第二名的好成绩。
郑旭彬说,那会儿虽然累,但充实,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早期没有扫码录入的机器,全凭人工手动输条形码,上货时大家连续几天在大超干活,累了就铺张纸皮在地上躺一会;摆摊做迎新促销,为了看守货物,晚上就睡在现场。半夜醒来发现下了露水,手脚酸软得不像是自己的……
“你说是什么支撑我们一直走下去的?”同样是大超第一届店长的陈晓生说,其实他的父辈也是开店的。但在他看来,那种传统开店完全就是进货卖货,不懂促销、不会运营,跟他后来在大超学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在这里我能开阔眼界,了解了很多父辈教不了我的知识,直到今天仍然受用。”
学到的知识比课本上的鲜活
所幸,郑旭彬的师弟师妹们无需再吃这样的苦了。发展到今天,大超早已从“四处开拓货源”到“供应商太多”;应对各种情况,大家也总结了一套处理经验。第十届对内店长郭丽娜介绍,目前在档的商品品种过万,如何挑选、把关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郭丽娜与大超的缘分始于2019年:“新生入学时就有前辈来宿舍宣讲,了解到我们能在大超实习,还挺高兴的。”起先她在业务部门,跟着师姐学习写推文、做海报,进行场内场外布置……都让人看到她的用心。一年后内部竞聘,在师姐的鼓励下,她勇敢参加挑战,经层层选拔当上了店长。
郭丽娜发现,要学的东西更多了:“一上手就要熟记各种数据,比如有几十家供应商、每人提供什么产品,好不好卖、优缺点在哪里等等。如果明明已经有某样产品,还让另一个供应商送过来的话,势必会产生冲突。”她把整理到的资料都打印出来,每天拿着纸在店里对应位置上转悠,愣是花了半个月时间,记住了每样商品:
“我是工商专业的,学到的知识在大超很快就用上了,而且远比课本上来得鲜活。收获真的很大,没辜负我一开始加入大超的想法!”
因“大超”结下的友谊
若问大超最重要的是什么?同学们对视一眼,给出一致的答案:超人。
这是大超运营者的统一“代号”:一是取大“超”的“超”字;二是源于大家内心的一种共鸣,都想变得更强、无所不能。大超有上一届带下一届的优良传统,即使骨干成员毕业了,也依旧都在微信群里,谁遇上什么问题吆喝一声,其他人总是知无不言。
“前几届很多事都靠师生摸索,硬是走出一条路来,希望今天师弟师妹们能走得更顺利。”郑旭彬说,这也是大家希望继续呵护大超的小心意。直到今天,许多“超人”回学校后会来大超转转,顺手帮忙理理货,看看曾经奋斗过的地方。
陈晓生和郑旭彬都是潮汕人,同在东莞读书,因大超结下深厚的友谊,毕业快十年也始终如一。“虽然现在我们不在同个地方,但不定期会聚一下。”郑旭彬说,来给大超庆生的前一晚,两人先碰了个面,又聊到半夜。“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我们怀念当初那种始终在拼搏的精神,一直想着未来有机会,我们会再合作。”
转型是始终面临的问题
大超在不断进步,团队也在不断磨合。张文利老师曾经担任大超的执行负责人,他记得有次放假前,一名学生无意中把电闸关了。等假期结束回来,大家进门都傻眼了——冰箱里的雪糕全化了,损失至少在几千元。
张文利说,那次所有的老师、当天值班的学生,共同承担起了损失,“这是个教训,后来我们还专门建立了培训系统,哪个按钮不能关,都会贴上显眼的标识。”
大超的许多制度、管控细节,都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进。“虽然说是放手让学生去做,但真有什么事出现,老师会站出来帮忙解决。”时任大超执行负责人的张兆玮老师说,这样也是给学生一种信心暗示:你只管放手去试,老师就在你身后。
她还记得,2016年大超成立5周年,恰好阿里巴巴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借着风口,大超开拓了线上业务:“最早是客户打电话、由学生送货上门,但因人手紧张,这项服务难免不周到;如今随着运营团队的扩建,客户可以在网络平台下单,直接配送到宿舍楼,便捷了许多。”
2017年,大超新开设了一片休闲区,同样源于师生的考察:“当时有部分便利店开辟区域给大家吃午饭、吃速食等,我们感受到这个趋势,回来就在大超实施。”张兆玮说,这片休闲区通过不断升级,希望能让顾客体验感更佳。
“眼下,我们国家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这不能简单理解成把过去做的事从线下搬到线上,而是要借助自动化和智能化,根据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变化,重新定义大超的业务。关于这块,我们老师也一直在摸索。”张兆玮解释,既然要给同学提供实训平台,那肯定要对学生负责,紧跟社会的潮流和趋势,使得学生在大超得到的模拟训练跟在社会上的保持一致。“不能孩子们在这里学的是一套,到企业上发现不是这样子的,那我们老师会很愧疚。”
但大家对此也很有信心:“当年大超从零开始,那么多困难我们都携手走过了,以后肯定能越来越好的!”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