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焦婵娟 范敏玲 赵勇) 6月15日上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该区融媒体中心召开“氢能10条”2.0版新闻发布会,一系列真金白银、颇具针对性的氢能产业扶持措施全新升级,为推动该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予以政策再加码。
据悉,在近期中宣部举办的全国县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布网络培训班上,有8个单位作经验交流,黄埔区作为广东唯一的代表作经验介绍。
发布会上,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杨元师作政策解读,广州开发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熊卫国,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粤港澳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韦波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作为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主战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构建了“智谷氢谷药谷美谷纳米谷”五谷丰登产业发展格局。在打造氢谷方面,加速氢能布局,于2019年8月出台“氢能10条”,在全国率先实现全产业链扶持,综合扶持力度属当时全国最大,目前已兑现补贴超1200万元,推动区内氢能人才、技术和重点项目不断集聚。
据悉,升级后的“氢能10条”2.0版,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延续了氢能全产业链扶持,同时在投资落户扶持、租金补贴、加氢站建设运营补贴等关键环节上进行了修订,以更大力度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聚焦产业关键点,真金白银扶持让企业“轻装上阵”
杨元师在发布会上介绍,升级后的“氢能10条”2.0版紧抓发展重点,解决行业痛点,在多个氢能产业关键环节有所创新。
首先是加大了对氢能关键领域投资落户的扶持力度。氢能10条”2.0版提出,对落户黄埔区的获得国家示范奖励扶持的关键零部件产品项目,固投5亿元以上的,按固投总额的15%给予奖励;对其他固投5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取消原政策规定的分档支持,改为统一按固投总额的10%进行扶持。同一企业投资落户最高奖励1亿元。通过大手笔的真金白银政策支持,吸引更多国内外氢能领域头部企业落户,对氢燃料电池产业链进一步补链强链,促进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相关配套企业聚集发展的氢能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氢能产业发展初期市场规模小,氢能企业多为生产型企业,生产用房房租问题成为众多氢能初创型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对此,“氢能10条”2.0版突破了1.0版只对办公用房进行补助的局限,增加了对生产用房的扶持,标准为10元/平/月,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让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氢能企业更好地“轻装上阵”。
此外,“氢能10条”2.0版对氢能产业园运营也有扶持,对氢能产业园给予25万元一次性奖励及3年每年最高100万元运营补贴,招商奖励5万元每家;对入驻企业租赁生产办公用房的,给予3年每年最高100万元的租赁补贴。
“氢能产业发展初期,政策扶持和创新的应用场景显得尤为重要。”雄川氢能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黄埔区,是目前广州市最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平台,公司副总经理李荣军表示,“氢能10条”2.0版从多个层面给予氢能企业支持,解决了企业在产业发展初期的实际困难,坚定了企业做大做强氢能产业的信心。
李荣军介绍,目前由公司运营的湾区氢能孵化中心已入驻涉及核心材料、核心零部件、电堆、系统、检测认证等超过15家氢能核心技术企业,所有入园企业也都享受最高50%的租金补贴。作为产业园运营单位,雄川氢能也已拿到运营补贴和引进企业奖励100余万元。
熊卫国在发布会上表示,为确保政策落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推进以“一口受理、一网通办、限时办结、免申即享”为核心内容的“黄埔兑现通”政策兑现服务改革,政策兑现平均用时仅需21个工作日。
推动核心技术攻关,设立50亿元氢能产业基金
为鼓励对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氢能10条”2.0版提出,对经国家和省认定的研发机构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奖励。对落户本区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氢能行业协会,分别给予100万元、60万元、40万元运营补贴。
同时,“氢能10条”2.0版对项目给予资金配套扶持,对获得国家、省、市扶持的项目,按100%、70%、50%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配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出台“氢能10条”产业政策外,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还设立了规模50亿元的氢能产业基金,发布“低碳16条”,强化政策资金支持维度,促进减排降碳各项工作,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氢能10条2.0版将进一步发挥对黄埔氢能产业链发展的指导作用,从人才、技术、资金集聚和项目建设等多个方面加强对氢能产业的支持力度,为区内氢能企业、人才创造更为优越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环境。”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公共关系总监胡匡济表示。
鸿基创能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首家燃料电池膜电极研发生产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致力于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膜电极的规模化量产,聘请加拿大国家工程院叶思宇院士为首席技术官,先后承担多项政府科技攻关项目,包括国家级项目2项、广东省项目4项、江苏省项目1项。
以鸿基创能为典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近年来通过加快引进氢能高端人才团队、突破关键技术研发和重点产品示范应用,成为广州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最好、配套环境最优、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区域之一。
该区围绕氢能上中下游产业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加快布局和构建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先后引进落户国鸿氢能、鸿基创能、韩国现代、雄韬氢恒、雄川氢能、东材科技等39个企业和机构,与业内20余家氢能头部企业加快洽谈和引进,总投资超300亿元。
当前,该区正规划建设广州国际氢能产业园、湾区氢谷等5大氢能产业园区。其中,广州国际氢能产业园将围绕氢能上中下游产业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进行布局,构建“氢能创新链+智慧服务链”。目前现代氢燃料电池系统项目已落户该园区,初期规划年产能6500套,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投入批量化生产。
加快氢能多领域应用,到2025年实现“三个5”目标
加氢站等氢能基础设施是产业链的基石,没有氢气供应则无法谈示范应用、产业发展。针对目前广东地区氢气主要依靠化工副产氢,储运成本较高,不稳定因素大,氢气价格居高不下等难点,“氢能10条”2.0版严格落实国家要求的氢气销售价格,延续了对加氢站运营的扶持,最高补贴20元/kg,确保示范期氢气价格35元/kg以下。同时对加氢站建设继续扶持,最高每站补助250万元。
以雄川氢能为例,据李荣军介绍,该公司建成运营3座加氢站,运营超过100台氢能汽车,在加氢站建设和运营方面均已按政策获得了补贴。“近期我们正在打造氢能产业基地、湾区氢谷起步区两个氢能产业园,同时将建设4座加氢站,实施500台氢能泥头车的示范运营项目。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氢能10条’2.0版等专项政策,在促进氢能产业链建链强链的同时,加快企业自身发展。”李荣军说。
韦波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大力推进氢能多领域应用示范引领。该区是广州市惟一建成具有对外加氢能力加氢站的行政区,区内运营新南、力康、东区、东晖、开泰北等5座加氢站,另有科学城、永和等10余座加氢站在建设中。华南地区首座70Mpa加氢站也即将投入运营。
在氢源保障方面,广石化年产1500吨燃料电池供氢中心项目一期已投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方面,全市首条1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车、首批41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已投入示范运营。据悉,到2025年,该区将建成30座以上加氢站,日供氢能力达3万公斤以上,构建满足示范、覆盖全域的氢能基础设施网络,开拓更多应用场景,促进氢能利用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杨元师在发布会上表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力争到2025年,实现“三个5”的目标:5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500亿元氢能产业规模,50万吨碳排放减排量。通过打造高质量氢能产业集群,让黄埔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领域创新产业“硬核”,支撑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添注强大的“黄埔氢动力”。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