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光源与社区党员志愿者们共同战疫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通讯员粤生环宣) 6月6日傍晚,当脱下面罩歇坐在地板上那一刻,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预备党员梁光源感觉自己精疲力竭。从加入支援社区防疫志愿队起,他已连续多天奋斗在荔湾封控区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广州启动分级分类防控措施,荔湾区若干街道被划分为封闭管理区、封控区管理区及健康管理区。6月3日上午,处在荔湾封控区的梁光源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和中心党支部要求,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党组织报到,请求就地转为志愿者,深入一线开展防疫工作。他认为,这正是践行初心与使命的重要历练。
统筹兼顾 工作抗疫两不误
“无论多晚,明天要发布信息内容都必须提前完成。”为不影响第二天六五环境日的宣传工作和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6月4日晚上,梁光源通过电话与单位同事们协调好相关安排后,便继续在电脑前紧张地准备次日计划发布的稿件,直至6月5日的凌晨3点全部完成后,才匆匆睡了个囫囵觉。天一亮,他便简单收拾行李,踏上抗“疫”一线的征途。
梁光源引导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主战场。增滘、太和社区分别管辖几个村落及三个大型小区,常住人口近5万人,人员活动范围广,疫情防控的工作和难度相对较大,社区人员需要尽快完成核酸检测。
“去年,我也有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但主要是以宣传疫情防控信息为主。这次参与抗疫最前线的工作,对我来说是一次更艰巨的考验,强度大、风险高,也将更能体会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在社区工作组的安排下,梁光源领到了全副武装的“战袍”——一副口罩、面罩、手套和一件写着“我是共产党员”的红色马甲。
为保障周边居民核酸检测工作有序进行,党员志愿者们从上午9点开始,就有序分布在各个点位指导居民登记核酸检测表、测体温、分组、带领核酸检测等。烈日炎炎,稍一动就汗如雨下。梁光源双手高举过头,来来回回引导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不一会儿,他就全身湿透了。“切身地体会到一线医务人员真不容易,很感动。”他说,一线抗“疫”工作,考验的是意志和体力。志愿者能轮班,但是医务人员较少,他们在忙完白天的工作之后,有时还要在凌晨给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梁光源与志愿者们协助社区做好核酸检测工作
同心防疫 一线关怀和守护
“扫码登记,截图保存,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梁光源和党员志愿者们大声、反复提醒前来检测的居民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并完成“粤核酸”的扫码登记。在太和检测点,工作人员用隔离栏围成步行路线,要求所有人员按路线行走,互不交叉。
烈日高照,检测队伍排至几百米远,不少居民都撑起了伞遮阴避暑。为方便80岁以上老人、行动不便等人员顺利完成检测,按工作组要求,梁光源拿着绿色通道的告示,穿梭在人群中,来回搀扶领老人、行动不便等人员进入采样通道完成核酸检测。
梁光源与志愿者们协助社区做好核酸检测工作
全员检测,确保不落一人。“谢谢你们!”增滘太和社区工作组接到居民求助信息后,多名党员志愿者主动请缨,上门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前来完成核酸检测。从开始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那一刻起,梁光源和党员志愿者们都深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抗“疫”志愿队的冲锋兵,党员干部就必须以满腔热血和恪尽职守的姿态给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和希望。
“说不害怕,其实也还是挺担心的,毕竟还是处在封控区。”梁光源说,看到中心党支部和同事们发来的慰问、叮嘱做好防疫安全信息,自己心里总是一暖,感觉绝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同事的关心和支持。“作为党员志愿者,我们要站好岗,把好关,坚决打好这场防疫战。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将有我。”
责任编辑:黄楚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