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深圳消委提醒:“打工人”要警惕招聘中“消费贷”陷阱

发布时间:2021-01-12 09:26:55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通讯员深消委)新年伊始,各行企业都已开启新一年的招聘工作,不少“打工人”也开始活跃在各类招聘平台。但其中也有少数无良企业利用网络招聘平台的漏洞,打着 “高薪招聘”的幌子,套路求职者落入“消费贷”陷阱。

近期,市消委会就有收到消费者的相关投诉(可见案例一)。在此,市消委会给您提个醒:

求职要谨慎,以免落入陷阱,背上“消费贷”。

案例引入:

案例一:小吴通过某招聘网站到一家直播类公司应聘,该公司面试官表示小吴十分适合招聘岗位,但需要小吴在入职前做微整形以提升个人形象。由于底薪颇丰,小吴便听从了面试官的建议,并在其指引下从贷款公司贷款,进行了整形手术。整容后,应聘公司却再也无法取得联系。小吴不仅工作没着落,还背负了数万元的整容贷款,丰厚的底薪也成了遥远的画饼。

案例二:小刘从某招聘平台上看到某科技公司的招聘信息,显示待遇优厚。小刘投出简历,并很快收到面试通知。面试过程中,对方公司没有提出任何招聘要求,而是说没有基础必须进行岗前培训。面试后,小刘当场便被要求与第三方某培训中心签订培训协议,培训费用为21000元。在培训中心的指导下,通过下载贷款APP,注册姓名、学校等身份信息,完成贷款流程。但培训结束后,招聘企业与培训中心均未按承诺为小刘提供就业岗位。最后,小刘不但没有解决工作,反而还背上2.1万元的债务。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提醒:

1.通过正当的信息渠道了解招聘信息

求职时,可到当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了解招聘信息,如人力资源市场、人才中心,也可到大型招聘会上寻求合适的岗位和企业,保证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核实招聘企业的资质

接到招聘邀约后,应及时上网核实相关信息,特别是要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该用人单位注册或者备案情况;

3.增强辨别和防范意识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对于夸大薪酬程度并设置用工前提条件(整容、培训等)的招聘岗位要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相信,以免落入“消费贷”的陷阱。

4.勿轻信口头承诺,入职定要书面合同

谨慎对待招聘企业在面试时关于入职后有高薪、工作环境、福利待遇或者培训完立即办理入职手续等口头承诺,所有条件洽谈成功后,一定要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

5.发觉被骗,及时报案

一旦发现招聘企业存在问题,可向招聘企业所在地的人事局、劳动局监察大队举报。如果遭遇求职应聘陷阱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请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

责任编辑:黄楚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