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刘焯伟在藏区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童玲 通讯员谢婵)“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西藏工作实现更大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做好关爱援藏干部身心健康工作,切实解决好援藏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励援藏干部弘扬援藏支边精神,9月2日上午,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举行援藏干部交流会。
会上,9名援藏干部介绍了援藏期间的工作生活情况及归建后的身体情况。与会人员围绕弘扬援藏支边精神、建立健康关爱机制开展交流。9名援藏同志分别讲述了他们在西藏的工作经历,有感慨、有收获。在支援西藏工作的这几年里,他们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消防救援队伍的形象和风采。
据了解,2020年度广东消防救援总队2名援藏干部已于7月24日前往藏区,分别为云浮支队文锦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张英豪和总队特勤大队二站副站长于浩宇。
“要援藏,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
广州市天河区消防救援大队干部刘焯伟出生在广州,但父母只是普通的农民,他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积极肯干的性格。在他的个人援藏申请中,他这样写道,“青藏高原是冶炼精神的熔炉,让心灵剔除浮华,留下本色,我愿意成为一个经历过雪域高原洗礼的战士。”
到西藏后,刘焯伟没有到广东对口援藏工作地——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地区,而是选择西藏平均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那曲地区工作,在那曲消防支队任职。
“要援藏,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刘焯伟认为,只有最艰苦的地方,这才能够更好地奉献,更好地锻炼。
3年来,刘焯伟在短时间内克服了高原反应,在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中努力践行着援藏的使命——他在火灾面前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对高原地区灭火水源不足、室外河流常年冰封的情况,他和同事组建“生命禁区的凿冰班”,为每次救火提供了水源保障;任职期间,他和战友走遍辖区每一个角落,为当地重要建筑进行“消防”体检,排除火患;为提高高原地区群众的消防意识,他创新消防宣传方法,建议政府在农牧区成立“马背上的宣传队”,组织本地牧民志愿者在草原上进行消防安全宣传;工作之余,他还和战友定期看望当地敬老院孤寡老人,为老人捐钱捐物,和本地一名藏族小学生接成帮扶对子,每月捐助他200元……刘焯伟说,他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西藏。
图为朱金龙在藏区走访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
朱金龙是广东消防2017年选派的为期三年的5名援藏干部之一,也是深圳消防的首位援藏干部。
援藏不但要有雄心和勇气,还要接受多重考验和历练。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6%。南木林县面积8848平方公里,管辖1镇16乡。这里地广人稀,日常联络和工作协调都要花不少时间,靠车不能完全解决交通的难题,"跑腿"上山是工作途中的家常便饭。
南木林全县有39个文物古建筑,都是消防大队重点防护保卫的对象,为了尽快熟悉这些建筑情况和辖区环境,朱金龙集中利用三个月时间跑了一遍。有一天,朱金龙为了赶往距离县城70公里、海拔5400米的某寺庙,带着几位年轻的同事半走半爬,花了6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中途差点晕倒。
在2018年"8·26"洪水救援中,他绑住安全绳浸泡在洪流中,及时将被困吊车的一名司机救了出来。"类似的救援场面并不怕,担心的是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处置险情过程山上随时会有石块掉落。"
南木林县的生活不像城市那么便利,一拧开水龙头就有干净的自来水。有些贫困的藏民,用水仍要到河流、湖泊背水。朱金龙了解到情况后,自费帮助藏民家庭安装自动取水设备。
舍小家为大家,朱金龙的爱人、女儿探望他一次需要辗转60多个小时才能到达营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援藏干部朱金龙,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怀揣着炽热之心,为藏区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正是因为这一股担当奉献的精神,援藏干部响应国家号召,远离家乡家人,奔赴祖国边陲、高原重地,为西藏消防救援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黄楚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