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童玲 通讯员叶婷婷)临近八一,广东举行首届十大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征集广大退役军人的优秀事迹,鼓励先进,发扬部队优良传统,军魂永流传。
朱华权同志,家住陆河县河口镇田墩村委墩下村,出生于1934年5月,初小文化程度,现年八十六岁,中共党员。
1943年,因家庭贫穷,为了活命,父母迫于无奈把他卖给本镇北二村委北笏地主朱梅江家做童工,当年9岁朱华权要给地主家洗衣、放牛及其他苦活累活,还常常遭到打骂,过着非人的生活。
1949年1月,年仅15岁的朱华权不堪苦难折磨被迫逃离,找到了当时驻扎在河田天主教堂的东江纵队游击队,在游击队员朱勇同志(河口镇高潭村人)的介绍下认识连长叶佐庭,加入了游击队,帮助游击队送情报。1950年3月18日,上砂(原属陆丰县,今属揭西县)地主反动武装庄照楼发动反革命暴动,朱华权同志随游击队参加了此次战斗。后来游击队集中到东江横沥,改编为东江纵队驻横沥七团一连,在连长陈木桥的带领下,朱华权同志任通讯员。
1951年3月部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朱华权同志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加入志愿军387部队400团二营一连二班(连长毛子珍,指导员张木林),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驻扎在朝鲜七里洞。朱华权同志在枪林弹雨、严寒露宿、忍饥挨饿的环境中,与中朝两国战友并肩先后参加了二十多场战斗,期间有好几位战友牺牲,其中有叶木(螺溪镇人)。
1953年时任班长的朱华权同志和彭文忠(陆河县东坑镇人)等战友参加了三八线反击战战斗。他组织掩护战友陈载道炸敌军坦克,但任务没完成,而陈载道却牺牲了。眼看敌军坦克就要冲向我军阵地,朱华权同志大吼一声:“你们掩护,我上!”他灵活作战,躲过敌军火力,用三颗手榴弹炸毁敌军坦克一辆,受到全军通报表扬。
朱华权同志讲述中,几次不能自已,热泪盈眶,仿佛有许多的痛楚,或许是对昔日战友的缅怀,闪闪的眼光中仿如战号声声,军旗猎猎,白山黑水的战争场景再显!情至深则无语,他抖擞着拿出了珍藏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历史呈现眼前,勋章里顿时闻到了战火的味道.....
朱华权老战士历经充满革命战争硝烟的时光,便是他今生的骄傲,仿佛置身在大半个世纪前的时光隧道里......
1955年5月,朱华权同志作为志愿军第三批撤军人员回到国内。
1956年3月,朱华权同志时任代理排长,在组织审查时因有海外关系(其二哥朱华成早年因生活贫困过香港并定居),上级安排其复员退伍,回乡参加生产建设。
复员归乡后,朱华权同志军人本色不改, 默默地为家乡建设而努力,记忆中述说出他的回乡历程——
1956年复员回家后,先后任河口公社西湖大队青年团书记、北溪信用社理事会主任。
1959年至1974年先后任河口公社西湖大队治保助理、民兵营长、支部副书记,荣获省、县等多次表彰并物质奖励,荣获“优秀民兵营”称号。
1974年朱华权同志任河口公社田墩大队(当时田墩大队从西湖大队分出)党支部书记,1984年任河口公社西湖乡(当时田墩大队并入西湖乡)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积极工作,带领干部群众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改造低产田、优化种植业、主攻畜牧业、大上林果业,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面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筹集资金加固防洪坝、修路建桥,共修大小桥梁3座,把3000米村道加宽成汽车通行公路,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朱华权同志为家乡建设尽职尽责,深受当地干群的一致好评。
1990年朱华权同志调入河口镇社办企业任办公室主任、企业党支部书记,兼河口建筑队队长等职务,参与镇区环境的改造,建设河口市场。河口镇政府面前空地自然形成的老市场没有规划,环境脏乱差,车辆乱停,垃圾随地,污水横流,过往群众避之不及,严重影响了河口镇的形象。朱华权同志受命改造,他首先做好众多小贩的思想工作,劝其暂时搬离,再请专业人士进行设计规划。最棘手的是建设资金问题,他经请示领导后,采用预售铺位的方式筹集到资金。工程开始后,他起早摸黑,带领建筑队奋力工作,严把质量关。市场建成后,有效解决了镇区道路、车辆停放、生活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问题,很好地改善和提高了镇区环境质量。
2000年河口镇社办企业任办公室撤销,朱华权同志退休回乡。
朱华权同志同志还是汕尾市第一届人大代表、陆河县第一届人大代表。
在工作上,朱华权同志一辈子始终以身作则,依然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军人的作风,刚毅果断,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勤快踏实受到同事的尊敬。后来他结婚成家,有了儿子,他用军人的要求教育儿子孙子,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有时候孩子们不理解,他就跟他们讲他自己当年打仗的那些事,对子孙后代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代人接力当兵 薪火相传
儿子朱伟帆长大后,朱华权同志鼓励动员他入伍当兵。在老爷子的耳濡目染下,朱伟帆同志1978年2月响应祖国号召参军入伍。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站,朱伟帆同志所在班打死5个敌军,活捉了1个俘虏。朱伟帆同志荣立三等功一次,还受到一次全军通令嘉奖。
朱华权同志的孙子朱辉俏接过叔叔朱伟帆手上的“接力棒”,积极响应国家参军入伍、报效祖国的号召,在2006年,经过报名、政审、调查、体检等程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从戎的信念贯穿朱家三代人,融入了家族的血液,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刻进了他们的灵魂。我们要感谢千千万万个像朱家这样的家庭,为祖国的安全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的努力和付出,也祝福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一天更比一天好!
朱华权同志家中四周的墙上挂满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照片,不难领悟到老人的内心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初心不改,党在心中。他一生无私奉献、默默无闻、艰苦奋斗、自食其力,过着清贫的生活。
朱华权同志高风亮节。在九十年代初期,有好几个一起参加游击队的战友找到他,邀请他一起找当年的入伍材料和部队领导作证明,准备办理离休手续。朱华权同志觉得自己有工作,有收入,能自食其力,不想给政府添麻烦,于是婉拒了战友的邀请,主动放弃了办理离休的机会。
大爱无声。在这朴实无华的老兵身上,让我们领悟到什么是共和国的脊梁?!什么是祖国最可爱的人?!这就是海陆丰红色大地上的老兵风采,我们不能淡忘,更不能遗忘!!!
朱华权同志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鼓舞人心;就是一个风向标,引领方向。感于心,动于行。向先进典型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的敢于担当、无私奉献、恪尽职守、勤勉敬业,故能艰难驱驰的境界、付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干;让无数小我的硅步之行、尺寸之功,凝聚成不负时代的星辰大海!
责任编辑:黄楚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