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花宣 谢惠瑜)如何推动农产品深度加工,发挥农产品的最大价值,并带动当地更多的贫困户特别是贫困残疾人就业?是花都区帮扶工作组一直以来的老大难题。帮扶干部们选择在“小葫芦”上做“大文章”,不仅让葫芦从普通的农产品一跃变成精美的工艺品、提升了价值,更帮助了更多贫困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葫芦基地外景
位于贵州省黔西县杜鹃街道岔白社区的贵州山人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旅游产品、工艺美术品、文化艺术品创作及加工等为一体的文化企业,目前主要从事葫芦工艺制作生产,公司为两层的农村民居式建筑,建筑总面积1400多平方米,设有三个工艺生产车间,其中位于一楼的大工艺车间可容纳80个员工同时进行生产。
采访贫困户工作艺师
近两年来,在花都区帮扶干部的指导下,公司组织精准贫困户和残疾人进行了3期的培训,培训180人,其中,残疾人56个、贫困户20个,经培训合格后,吸纳了21名残疾人、10个贫困人员就业,工资计算方式以基本工资1680元加提成加奖金加保险构成,每月每名残疾人的工资收入在1800元到4500元之间浮动,切实为贫困群众增加了收入。
葫芦灯
从事葫芦工艺制作的残疾人大多是90后的小青年,从事葫芦工艺美术设计工作,有一部分现在已经成为了技术骨干。据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李德华说,因为家庭贫困和身体缺陷等原因,大多数残疾小青年刚来的时候或多或少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经过公司的心理辅导和业务培训,让他们在工作中体现自我价值和生活乐趣,获得自信。
李德华在工作
李德华是山人居文化公司的创办人,也是岔白社区土生土长的残疾人。1973年,李德华生于黔西县杜鹃街道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家里有四兄弟姐妹,由于照顾疏怱,一岁半的小德华在烧柴取暖时被猛烈的柴火严重烧伤小脚,经过一番治疗后,只剩下半截脚掌。经过不懈的努力,李德华考上了贵州省艺术学院(现合并为贵州大学)美术系,但那时候家里实在是太贫穷了,李德华在大二时放弃学业,在贵阳和别人合作经营一家广告装潢公司,工作没多久,父母就因贫病相继去世了。
因为贫困,无法完成学业;因为残疾,受尽世人白眼,李德华决心为贫困残疾人干一番事业。在花都区帮扶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李德华在黔西县和织金县发动贫困户种植葫芦,期间在黔西县林泉镇、杜鹃街道、雨朵镇等的流转土地种植葫芦250多亩,为90多户农民增收,葫芦晒干后卖给一些旅游景区,结果销路良好、供不应求。李德华发现了这个前景大好的商机后,在去年5月份正式注册成立了山人居公司,以“助力扶贫,造福民生”为定位,面向社会招收贫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希望用自己搭建的平台,让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摘掉“穷帽子”,展现人生更丰富的色彩。
葫芦灯
在山人居公司大工艺车间,我们看到一个身形瘦小的男生正在专心地雕刻葫芦,桌面上摆放着几个葫芦工艺半成品。这名男生名叫罗中俊,今年31岁,是黔西县金坡乡锦星村的彝族村民,因为胸廓发育问题不能久坐。罗中俊说因为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热爱,所以很珍惜这个就业机会,会想方设法克服身体上的困难,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小罗的刻苦也有了回报,工资由原来的1500多元涨到了2600多元。
贫困户杨加云来自黔西县太来乡,两年前搬到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由于从小腿脚不便无法干重活,经常需要靠弟弟资助生活。去年,杨加云到公司培训,只学了三个月就能在葫芦上烙画。如今,已经是熟练工的杨加云两天就能完成一件葫芦工艺品,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他也逐渐在工作的喜悦中收获自信。
杨加云在工作
工艺车间里还有1名95后的贫困残疾男生和3名90后的贫困聋哑女生,工作进步特别快,来了不到三个月,收入就从原来的1900元涨到上月的2900多元。公司负责人十分看好他们,把他们作为业务骨干进行重点培养。
经过工艺师们的精心设计和认真加工,目前葫芦的制作成品包括工艺品、餐具、灯具、茶具、酒具等。销售前景相当乐观,仅去年葫芦工艺品产销量24万个,其中销往新加坡、加拿大、印尼等国3万多个,产销总值达1400余万元。
葫芦茶具
工艺作品曾在两岸三地文化交流中获二等奖,青城山国际道文化活动交流中获一等奖。2019年在贵州省建国70周年成果展、贵州省第十四届旅发大会文旅产品展中得到有关领导和消费者的好评。工艺作品在参加第十二届两岸文博会、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广交会中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葫芦工艺品
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安置更多的贫困家庭和残疾人就业,今年初,花都区扶贫协作帮扶资金10万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设备设施。计划支持约30万元用于扩大种植,使葫芦的种植面积扩大到300多亩,采取“公司+合作+加农户”的模式,形成从葫芦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每个环节都可带动贫困户和残疾人增收。与此同时,山人居公司将继续努力打造品牌,通过品牌效应进一步推动公司发展,以解决更多的贫困户特别贫困残疾人就业,为他们提供发挥自我、发展业绩的平台。
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对公司的冲击很大,山人居公司仍然迎难而上,在铁石乡葫芦种植基地种植葫芦200余亩,生产各类别葫芦35万个,在为群众解决临时务工的同时,又增强了公司的收入。
葫芦工艺品
花都区驻黔西县扶贫工作组将通过“手拉手结对子”方式,组织人员落实好岗前培训、岗位管理,让更多贫困村的贫困户、贫困残疾人用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