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谢元春) 今年5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江门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获得4000万元奖励,这也是广东省获得激励的唯一一家地市单位。
江门市以江为名,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水网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河网密度0.9公里/平方公里,是华南地区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其中,珠江最大的主干支流西江流经江门市,珠江八大口门中的两个口门——崖门和虎跳门就位于江门市境内;潭江是珠江三角洲水系的一部分,是江门的母亲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2%。江门水资源丰富的同时,也意味着繁重的管水治水护水任务。
被列入广东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的沙坪河从昔日的“黑臭水体”,变成如今的网红“打卡点”;省级碧道试点、江海区城央绿廊如今已成为市民游乐憩息的好去处;曾是江河面上“顽疾”的住家船,如今200多户船民“洗脚”上岸,让开平市城区江河焕发新容颜...近年来,江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成效切实可感,为侨乡增添了一层“小康底色”。
河湖面貌得到改善、市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日渐提升,江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正从“有名”迈向“有实”,一批“江门经验”的诞生,承载着江门治水工作的足迹,擦亮江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金字招牌。
旧貌
“九龙治水”让“水”曾成为最大问题
江门开平市水网密布、三江汇流,住家船曾是一时独特的“风景”。上个世纪70、80年代,由于当地渔业的发展和运输生产的需要,流经开平市的江河面上,出现了不少“船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渐完善发达的路上交通网和专业捕捞的渔船增多,简易木船、水泥船逐渐被淘汰,住家船成为了江河面上的“顽疾”。
21世纪初,当地政府开始对住家船进行清理整治,虽然当地政府多次组织清理整治,但清而未绝、屡禁不止,逐渐演变为历史遗留问题。“原来涉及到交通、住建、水利、财政等多个部门,但没有主要负责的,所以各项工作开展起来效率很低。”开平市河长办工作人员裴乐民回忆道。船体老旧,救生消防设备缺失,生活污水直排河涌,住家船既给船民和水上交通带来安全隐患,又影响水环境质量和市容市貌,成为政府和民众心中的一个“心病”。
沙坪河,位于江门鹤山市,是西江一级支流,流域总面积328平方公里,覆盖沙坪、龙口等5个镇(街),有人口近30万人,是鹤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鹤山人民的“母亲河”。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厂和养殖场的增多,让工业和农业污染逐渐为沙坪河蒙上了一层“黑布”。“到了附近一定要捂着鼻子绕道走,实在受不了。”这是附近居民当时最真切的感受。
同十几年前开平市清理整治住家船一样,“九龙治水”让沙坪河整治一直未果,这样的问题也让江门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直到2017年,江门治水管水迎来了契机。
破题
全面推行河长制江门治水管水迎来“蝶变”
2016 年12月11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2017年5月9日,广东省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8月底,江门市委办公室、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江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自此,江门治水管水迎来“蝶变”。
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之初,江门市率先实行“双总河长制”,并根据河湖干支流的隶属关系,将30条跨县河湖进行了整合,由19名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所有跨县界河流的市级河长。下属各市(区)也参照建立相应的河长体系,设立县级河长99名、镇级河长784名、村级河长1297名。江门市还率先将河长体系延伸到自然村一级,设立自然村河长9000多名,做到不仅“每条河流都有河长”,而且“每个河长对应一条河流”,既管住大江大河等“大动脉”,又管住湖泊、水库及山塘、沟渠等小微水体“毛细血管”,确保河长体系全覆盖。
河长制的推行,让“九龙治水”从此成为了过去式。“全面推行河长制后,‘河长’施号发令,河长办牵头,各个有关部门之间有了指引,效率提高了很多。”裴乐民说。2018年,开平市以河长制为引领,组织对住家船“河湖顽疾”进行依法清理、阳光清理、和谐清理,在两年的时间内,全部完成市区217艘住家船的整治工作,江河逐渐恢复了面貌。
同样地,自从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鹤山市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打破“九龙治水”的困局,同时创新治理理念,全面推进沙坪河的治理。“这项工程跳开传统河流治理思维,将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进行了有机统一”北控水务水环境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江说。如今,沙坪河打造了“三段”、“八景”,全方位实现河道清淤清障、生态带建设、湿地修复、截污治污等系列工程,成为了当地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推进
以碧道建设为抓手让治水管水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行走在位于江门市江海区的城央绿廊碧道上,绿油油的树木植被整齐排列在路旁,流经一旁的天沙河河面上波光粼粼,老人们在这里闲谈锻炼,小孩在大人们的照看下嬉戏玩耍,其乐融融的画面直映眼中。
作为江门唯一成功入选广东省万里碧道工程的省级试点项目,如城央绿廊更是让“看得见”“摸得着”的治水管水成效,惠及百姓。2018年9月,城央绿廊碧道项目启动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目前已全线实现慢行道、跑步道、骑行道、绿化道“四道贯通”,同时更是将沿途已建成的公园串联起来,达到“以线串点”效果,更是新建了一批又一批民生项目,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自从全面开展河长制工作后,江门市以碧道建设为强力抓手,着力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努力建设老百姓休闲游憩的幸福河湖,推进江门河长制工作从“有名”迈向“有实”。“碧道建设其实包含很多内容,就比如城央绿廊工程,以碧道为纽带,串联周边的自然、人文资源,形成独具侨乡特色的休闲廊道,让治水的实效更深入走进百姓生活中。”江海区碧道建设有关负责人芩明俸说。
今年6月,随着江门市碧道建设EPC+O模式项目工程的启动,江门碧道建设正式驶入“快车道”,江门也是全省首个以EPC+O模式全面推开碧道建设的地级市,明年年底,届时360公里全市碧道画卷的铺开,也将让江门的河长制工作步入新的台阶。
思考
河长制翻开“全民治水”新篇章
全面推行河长制后,江门市从立法、机制等方面入手,例如创新人大立法出台《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并在2018年进行修订,以法规的形式确定河长责任制为潭江流域水质保护的基本机制,这也是全国较早将流域水质保护、河长监督考核等机制纳入地方性法规的地级市。再如,江门市还创新建立了月度水质清单、月度工作清单、月度问题排查清单的河长巡河履职“三个清单”制度,让河长带着问题去巡河,倒逼河长常态巡河督导。
形成体系化的机制,是江门治水的关键,而“全民治水”的大格局,则是江门治水的秘诀。
近年来,江门着力探索完善政府“治”+民间“理”的河长制侨乡模式,全面构建“河长+河道警长+民间河长+专职巡河员+河道保洁员+护河志愿者”的全方位护水管水工作体系。目前,全市共设河道警长651名,民间河长1045名,河道巡查员1872名,河道保洁员2477名,护河志愿者21541名,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管水治水大格局。
“我们‘民间河长’能够和‘官方河长’形成互补,我来自基层,跟群众的联系更多,也一直担当着河长制在群众中的联络员、宣传员、教育员,现在大家都很支持和认同我的工作,这也是桃源河越来越清澈的原因。”“广东省十大最美民间河长”、鹤山市桃源镇民间河长代表赵德光说。
在江门新会区三江镇,三江战友护河队是当地的“治水铁军”,不仅为三江镇各条河道治理、河道监管及环境治理提供服务,更是通过以身作则,影响和带动了当地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谁家有事我们都会帮一帮,时间长了大家都很认同我们,他们看到我们平时巡河清理也就不再好意思丢垃圾了。”三江战友护河队队长赵汝列说,时间久了,大家也都养成了环保的习惯,附近的河水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
河长制工作为江门治水管水带来了契机,江门结合实际形成体系化治水机制,如今已翻开“全民治水”的新篇章。展望未来,“山水之间,白鹭为伴,清水潺潺,鱼儿成群”这样的一幅“水美侨乡”画面越发清晰。(供图/皇智尧)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