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伟深 通讯员揭西宣) 近日,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680个)正式进入公示阶段。广东22个乡村入选,其中,揭阳市揭西县金和镇山湖村上榜。
近年来,随着山湖村对乡村旅游投入的不断升级,山湖村乡村旅游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山湖村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接待旅游人次近三年平均增速为30%,带动旅游从业人数60人,村民从业人数35人,村民人均年收入14134.3元,村民人均从旅游业中获得年收入10000元,带动返乡创业人数100人,创业单位数量12家,民宿数量2家,停车位300个。景区内有1间游客接待中心、2个停车场、3间景区厕所,各项设施日趋完善。
山湖村作为县域内“旅游扶贫富民”的创新示范点,受到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2019年,被推选为“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区域代表。
潮汕古建筑
古建筑是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生动面孔,也是生活在历史之中的一部分人的共同记忆和身份凭据。山湖村居民大多是明末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百候镇迁来此定居,其文化底蕴深厚,受潮汕地区文化影响较深,遗留下来众多潮汕古建筑。山湖村作为传统建筑集聚的古村落,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山湖村的村庄布置格局融汇了潮汕人的智慧,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山湖村民居多以“下山虎”和“四点金”为主,局部有“四马拖车”形制。山湖村拥有宗祠资源共20处,庙宇类资源共90处,山湖村村域内随处可见宗祠、古庙。在发展过程中,山湖村也践行着习总书记“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传统风貌和个性。”的重要指示。以古村落为根基,大力发展旅游业。
天然环村湖泊
山湖村有天然的环村湖泊,村民自古感恩水,敬畏水,以水“上善”之德修身待人。水德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水有至善之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不但为我们直接日常饮用,而且滋养万物、灌溉良田,有了水,植物可以生长;有了水,动物得以繁衍;有了水,世界才变得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水还以千变万化的姿态,或为飞泉、或为小溪、或为湖泊、或为大海,给我们以无限的审美享受。可以说水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
水是山湖村的灵魂,山湖村建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村里四面环水,水面与地面如同地平线,水波跃跃欲上,却从未因大雨或连续雨天造成水浸村,老一辈曾讲过,山湖就是一朵莲花,浮在水面,水涨花自然就升起,因此古村不仅不受水淹,还能享受水的浸润,成就了鱼米之乡和美丽的景观。
绿色产业带
山湖村建村历史500多年,在山湖村北门帝君古庙、福德三王古庙后面,长着一棵数百年树龄的芒果树,高近30米,树冠宽也近30米,每年结果2次,至今依然绿叶茂盛,生机勃发,苍翠入云。山湖村另有两棵古榕树,并排长在一起,树龄达500年以上。两树一枝相接,如手相扶。因此被称为连理树。这两棵小叶榕树也成为游客许愿见证爱情的圣地。
为延续村里绿色产业,带动居民返乡创业就业,山湖村利用山湖村优良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现有苗木种植资源,依托高速公路对绿化苗木需求,筹集资金170万元兴建苗圃场,并将其打造成为“产业扶贫”重点项目。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统筹全村苗木种植资源,并以“提供幼苗、技术扶持、包购成苗”的方式带动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分散种植苗木,帮扶山湖村发展苗木种植主导产业,形成长效脱贫机制。同时为古村增加绿色,为游客提供苗木知识普及、互动等。#p#副标题#e#
农耕文化体验区
农耕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标志。其中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优秀的,例如培养和孕育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传统。
因此,除了古建筑文化和水德文化,山湖村同时也利用数千亩水田山地,打造农耕文化产业。村前的田野则作为农耕文化体验区,以农耕体验为核心,设置农家菜园、开心农场、四季菜田、农具展示体验等,满足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需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乡村的自然之美,农家之乐。同时和广东省交通集团一道,在村道及田野两旁种植三角梅等花卉,呈现“一湖春水绿,两岸百花红”的美景。
东征棉湖战役烈士墓
山湖村是东征棉湖战役的交战地,棉湖战役是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被列为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这次战役是历史的伟大转折,值得我们永远的纪念。为了告慰英烈,热心民众发动纪念墓园的建设工作,并在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投资近100万元的首期工程于2015年建成,全部阵亡战士遗骸得到安葬。2015年东征棉湖战役主战场阵亡战士纪念墓园一期工程建成,墓园区收埋着534具战士的遗骸。
稻田野炊基地
山湖村得天独厚的天然湖与山相伴,有广袤的稻田的平缓的山地,每年秋收之后,稻田里弥漫着新收获之后清香,这时候会有游客来到稻田,进行窑鸡和烧烤,食物的香味和收获的喜悦,让人心旷神怡。周围树木葱郁,旁边有清澈见底的湖泊。每逢天高气爽的日子里,很多游客到来,带动村里新收获的优质农产品销售。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