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广州:“第一动力”满舵前行 创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发布时间:2018-06-27 11:14:17 来源:中国报道

图为发布会现场   蔡林聪 摄影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 李晓银 报道)  6月27日,从“广州建设科技创新枢纽及发展科技金融的创新举措”专场发布会上获悉,该市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顶层设计,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若干重点领域实现点上突破,带动科技创新工作面上提升,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创新举措,其经验做法在全省乃至在全国都是走在前列。

释放创新活力,体制机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据介绍,该市深化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破解对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束缚,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出台实施《广州市科技创新领域简政放权改革方案》,按照科学简政、合理放权、有效监管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为科技创新减负松绑,提升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绩效,相关做法受到了国家、省、市相关部门,以及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主要做法在国务院办公厅《信息专报》刊登。

边破边立,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聚焦科技创新的方向、重点和短板,对原有条块分割的科技计划体系改造整合成“科技创新发展专项”,下设10个计划,从政府“端菜”转变为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点菜”。修订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改变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模式,解决财政科技经费多头重复检查和监督管理缺位并存的问题

点上突破,激发创新主体活力。2017年探索开展项目立项权下放试点,选择一批科技研发投入稳定、科技管理制度健全的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自行遴选形成立项项目,纳入全市科技计划项目统筹管理,试点下放项目486项,支持经费达1.08亿元。2018年继续深化简政放权,开展项目全过程管理权限下放试点,行政审批流程更加简化。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以赛代评”新模式,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向社会征集中小企业创新项目,实现市场和政府在配置资源方面的深度融合,2017年广州参赛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达3154家,包揽了广东赛区成长组六大行业的全部一等奖,通过大赛遴选优秀参赛项目308个,支持经费达1.23亿元。选取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为试点,正在研究科技经费管理“负面清单”,合理降低经费使用门槛,真正让经费为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活动服务。

筒化流程,减轻创新主体负担。精简申报审核程序,对科技项目的申报受理、评审立项、检查变更、验收终止的全流程环节进行梳理,不必要的申报佐证材料一律取消;加快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合建设,从底层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关键基本信息;推行后补助项目“申报审核一张表”,真正把科研人员从繁琐的表格中解放出来。

#p#副标题#e#

强化驱动作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大胆突破

据了解,广州市委、市政府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定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强化创新驱动顶层设计,构建了含金量较高、力度较大、处于国内前列的“1+9”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政策活力。

大胆开展政策先行先试。印发《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州)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意见》,内容涵盖支持境外资本参与创新创业投资和成果转化活动、发挥双自联动优势促进跨境研发活动便利化、开展生物材料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改革试点、健全出入境及居留政策、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等17方面共20条政策意见,给予自主创新示范区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并获黄宁生副省长批示:“该系列政策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

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参与的科技经费投入体系。实施财政科技经费倍增计划,2017年全市地方财政科技经费达到171亿元,是2014年的3倍。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导向作用,推动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方式逐步实现“2个80%”:采用后补助、科技金融等投入方式的经费约占80%,形成结果导向、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支持企业或企业牵头承担项目的经费约占80%,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及对产业支撑作用。

着眼布局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优化空间布局,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四核和十三个创新节点”。优化产业布局,聚焦IAB、NEM产业,打造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乐金8.5代OLED、思科智慧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通用电气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等重大产业项目动工建设;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吸引腾讯、阿里巴巴等17家企业入驻,总投资规模达630亿元;海尔集团落户南沙建设海尔华南总部、海尔金控华南总部、智能制造及智慧物流中心、双创中心等,首期总投资约200亿元。重大创新平台取得突破,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获省政府批准组建并正式挂牌,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分别获批组建。部署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设立现代产业技术研发专题,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25个方向的产业技术攻关;设立未来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专题,支持AR/VR、物联网、新型精准诊断与治疗、量子传感与量子通信、区块链等关键技术研发;积极参与国家“宽带通信与新型网络”重大专项部省联动工作,推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布局广州市。

聚焦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建立分层分类扶持科技创新企业的培育链条,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培育创新企业主体量质齐增。2017年全市新增科技创新企业4万家,总数突破16.9万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951家,总数达到8690家,连续两年呈爆发式增长。从2017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遴选100家创新标杆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挖掘培育“独角兽”企业,对广州市遴选的“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按照一企一策进行扶持。筛选200家“高精尖专”型科技创新企业,持续做好跟踪服务。鼓励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2017年市、区两级财政对4045家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15.3亿元,大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p#副标题#e#

优化资源配置,科技金融创新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据了解,该市深入实施科技金融三大行动计划,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决策”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风投创投中心行动计划,拓展融资渠道,服务实体经济。全国首个创新资本研究院、广州首个创投小镇落户洋湾2025创新岛;成功举办全国首个创投周,超过100家科技企业获得机构意向投资。2018年4月20日,印发了《广州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财政投入5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拟出台《广州市鼓励创业投资促进创新创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吸引风投创投资金落户广州。

二是实施科技信贷行动计划,创新金融产品,助力科技企业。2015年,广州市财政出资4亿元设立全国规模最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以下简称资金池),面向社会公开征集8家合作银行,通过风险共担方式引导合作银行按照科技贷款专营政策和新型信贷产品模式,为科技型企业发放不低于10倍风险补偿金规模的科技信贷额度,形成了科技信贷“广州模式”,切实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今年5月底,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备案企业累计超过9000家,已帮助1141家企业获得银行的贷款123.1亿元,撬动杠杆超过30倍,授信金额全国最大。2018年计划继续新增备案企业5000家左右,扩大资金池规模至5亿元,推动投放信贷规模超过150亿元。

三是实施以新三板挂牌为抓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行动计划,强化生态体系,链接资本市场。推动全国中小企业转让系统华南分中心落户荔湾区新三板大厦,与广州股权交易中心联合共建“科创板”,2017年至2018年5月,新增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89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30家,累计数分别达4891家、482家,其中科技型企业占比超过90%。2018年计划推动新增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企业10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0家,支持企业以新三板挂牌公司为标的开展并购重组,通过企业重组并购打造10家科技领军企业。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