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播报

黄埔区打造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系统

24小时在线监控“盯紧”污染源
发布时间:2020-06-03 10:40:36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李建均 罗江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上线运行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系统,打磨铸造防治污染“利剑”。该系统具备海量的环境管理数据分析和预警决策功能,七个子系统涵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重点领域,为辖区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保驾护航,全面助力该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据广州开发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系统集成在线监测监控、一源一档等大数据平台,包含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污染源监管、固废监管、应急指挥、党建等七个子系统。系统总体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实现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蓝天保卫战系统可及时诊断PM2.5、NO2和臭氧等污染成因,并实时自动预警,为监管缩小排查范围,辅助精准监管执法;碧水保卫战系统可结合入河排污口、流域工业企业,在作战图上可直观体现全区水环境质量和影响水质因素,为实现全区水环境治理的精准施策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净土保卫战系统可初步研判划分出污染地块,基本摸清土壤污染的家底,从整体上掌握区土壤的污染状况和污染土地的范围,为土壤污染监管和建设用地调查评审工作提供重要抓手。

污染源监管系统的异味预警功能能够有效监管污染源,迅速应对污染天气,通过建立以污染源全生命周期为主线的监督管理机制,对街镇责任主体、排污单位等进行精准化监管和考核,形成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固废监管系统可跟踪企业的固体废物处置信息、查询全区危废的转移情况,实现固体废物日常环境监管,为企业服务、搭建平台解决危险废物出路问题上提供有力支持;应急指挥系统能随时调取应急专家、应急物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设备等相关信息,可将无人机、应急指挥车等应急设备拍摄的现场视频同步传输到指挥大厅,为开展应急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作战方向和应对措施。

“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到处理水质和处理废气的情况,并根据数据看到运行的状态和趋势,更好地指导污染治理工作。”美维电子有限公司环保负责人表示。

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对区内重点污染源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监控,及时办理办结环境污染投诉,妥善处理了多起环境应急事件,积极响应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高质量、快速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广州市“工业一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工业企业占全市40%以上。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提升”,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

该区先后获得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等称号,在2018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全市第一名。该区出台了《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办法》等有利政策助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优异成绩,连续三年获年度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最佳实践园区称号。

2019年12月,黄埔区生态环境产业协会成立,推动生态环境产业进入更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年3月,该区启动运营广东环境·资源金融服务中心,推动全省首批排污权质押融资项目落地,排污权质押融资达200亿元,向企业发放质押融资贷款4000万元。此外,该区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谋划共建广东省生态环境科学中心(暂定名),全面提升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过去一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 、PM10同比下降3.2%和5.1%,墩头基断面水质达到Ⅳ类标准,珠江涌、双岗涌、乌涌、永和河(黄埔段)均已消除黑臭,全面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目前,该区32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示范区创建指标基本达到要求,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加大环保督察整改力度,创建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坚决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工地“六个100%”,坚决整治扬尘问题;持续整治“散乱污”场所,开展排水单元达标专项攻坚,落实佛塱、枫下等11条农村雨污分流改造,力争南岗河、凤凰河、金紫涌达到IV类水标准;开展第三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深入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