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金钟墓园骨灰植树还林,全市将向花都抄作业

发布时间:2020-04-15 18:25:1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花宣 李继宗)4月12日上午,主题为“发展绿色殡葬,守护美好家园”的骨灰还林区植树活动在花都区金钟墓园和黄埔区祥景陵园同时拉开序幕。

市、区两级民政部门领导、殡葬行业代表、志愿者代表和墓园工作人员等一起参加骨灰还林区植树活动启动仪式。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殡葬改革的深入,群众对积极向上、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更加认同,骨灰植树还林作为一种生态文明的殡葬方式逐渐被接受。

根据金钟墓园和祥景陵园的规划设计,这里现场植树的骨灰植树还林区将作为广州市经营性墓园骨灰植树还林的示范区将向全市复制推广。

作为广州市占地面积最大的墓园,金钟墓园一直以来主动落实社会责任,积极宣传倡导保护生态、节约用地,并身体力行地实施骨灰还林、草坪葬、花坛葬等多种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方式生态葬法,积极宣传厚养薄葬的社会发展的文明新风尚,为建设绿色殡葬、生态殡葬事业而努力。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花都区推行空间立体化骨灰存放,以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为主要载体,引导和推行骨灰集约化、立体化安放。除越秀区外,全市各区均建有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广州市每年户籍死亡人口约 5万人,近60%的骨灰存放在132家公益性骨灰楼。

花都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花都区积极推广骨灰撒海、骨灰还林活动自1988年、1989年在全国首创骨灰撒海、还林活动以来,我市先后以免除活动费用、建立生态安葬奖补机制、提升服务品质等方式,激励群众参与绿色节地生态葬法,得到群众普遍认可和社会好评。

2016年全市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实现骨灰撒海活动线上线下双预约。2017年将撒海补贴标准提升到2000元/具。2018年为缅怀30年来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的逝者,全市举办了骨灰撒海30年公祭活动。2019年全市开启骨灰撒海常态化服务,实现了预约登记常态化和出海告别多批次。至今,全市共撒海骨灰2.66万具,还林骨灰 2.12万具,发放补贴564.8万元,骨灰撒海、骨灰还林已成为全市殡葬改革的名片。

目前骨灰植树还林点思园已经饱和。为满足群众生态安葬需求,广州市正积极筹建包括金钟墓园、黄埔祥景墓园在内的多个新的植树还林点。

目前,各经营性公墓加大墓区绿化整治力度,推动传统墓区节地生态化发展,推广使用可降解殡葬产品,实行墓碑小型化、微型化,积极开发“夫妻式”“家族式”等合葬格位、墓地,积极推出草坪葬、花坛葬、树葬、壁(格位)葬等节地葬法,目前全市各经营性公墓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安葬骨灰3000多具。全市大力推广的居家追思、网上拜祭、无烟拜祭、鲜花拜祭,大力宣传节地生态葬法,通过培育和推广现代文明、简约环保的葬礼葬法,引导群众崇尚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自觉文明办丧、低碳祭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植树活动现场,大家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干劲十足,挖坑,种树、扶正,培土、踩实,浇水.....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本空旷的场地变成了一片小树林, 显得生机勃勃。

让生命延续走进林木,让城市拥抱森林,骨灰还林实现了生命源于自然,回归自然,是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呈现。骨灰还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颗树木悼先人,一铲泥土寄哀思,期望骨灰还林,继续造福于民。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