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

江门一企业“智”造车间高效运转 “云参观”别出心裁

发布时间:2020-03-18 16:14:21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江工信)目前,无限极新会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达九成。“无限极作为省重点企业,政府各级各部门对我们复工复产十分关心和支持。新会生产基地自2月1日复工以来,已有一个半月时间,生产运营整体平稳,员工返岗率99%,产能利用率达90%”,近日,在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限极”)新会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总监田春光向记者介绍了企业复工复产的最新进展。

生产紧张有序

自新会城区的新会人民会堂,驱车前往无限极新会生产基地所在的七堡工贸城,车程不足10公里。近日下午,记者按照约定时间,抵达该生产基地正门。

完成预约确认、登记测温后,记者入厂。值守工厂出入口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无论是员工还是访客,一律要接受测温登记,这既是负责,也是保障”。

经由无限极养生文化体验中心的参观通道,记者在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EHS副经理孟新华的引导下,走进了毗邻的口服液智能制造大楼。这幢大楼内集中了10条智能化口服液生产线,而工人仅数十人。

“无菌车间设立了严格的洁净生产标准,员工到岗前要更衣消毒。因此,访客原则上不允许进入生产线,但借助参观通道,访客仍可以全景式观察生产线实时运行情况。”孟新华说。

配制、拆包、灌装、灭菌烘干、灯检、包装。记者看见,车间内各条生产线正在高速运作,身穿洁净服、戴着口罩、手套的工人们,密切关注着机械设备运行状况,生产紧张有序。

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记者结合眼前所见,更能真切地体验到,这座生产车间正是“江门制造”走向自动化、智能化的缩影。

比如,自动拆包区使用智能机器人进行自动操作,实现单班3人就可以完成原先8人的工作量,实现精细化管理。灌装车间劳动生产力是改造前的12倍……这些都是记者现场了解到的。智能制造为企业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的关键时刻,智能制造更能有效缓解员工返岗难、用工难带来的影响,为企业复产“插上翅膀”。

口服液智能制造大楼一层是员工入口,止步区外,记者看见,房间内有用于员工储物的柜子、更衣室,以及测温登记的值守人员。林凯欣是工厂复工后最早返岗的员工之一,她向记者表示,“返岗后,我首先要学习防控知识,完成了培训考核。每天进厂前要统一测温登记,用餐要保持间距,一人一桌,饭堂区域单向进出。这些措施让我很放心很安心。进入车间前,我们要再接受测温登记、更换工作服、佩戴口罩手套等,再经过层层杀菌消毒。自工厂复工以来,大家生产的积极性都很高,生产整体感觉很平稳。”

“云参观”突破空间限制

离开口服液智能制造大楼,记者在体验中心展厅内“偶遇”了网络直播现场,主持人丽莎正在通过镜头向观众介绍身后的展品。

经了解,原来受疫情影响,工厂展厅和参观通道等已暂停对外开放,为了让消费者得以突破空间限制,近距离了解企业文化、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等,工厂探索了“云参观”在线直播方式。

“我们通过直播间的形式向观众开放,由工厂员工担任主持人,带大家游览展厅、生产线等区域,每次30分钟”,直播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而且这已不是第一场直播了。

从高效运转的“智”造车间,到斗志昂扬的员工,再到别出心裁的“云参观”直播,无限极新会生产基地响应复工复产“集结号”,打出了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的“组合拳”。

田春光说:“复工复产前,我们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严格措施,包括成立防疫指挥小组‘一盘棋’统筹,执行人员进出健康报备、卫生消毒等多项规定,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在各方努力下,新会生产基地员工身体健康。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工厂用于复工复产的口罩、消杀用品等也得到了稳定供应,防疫物资充沛。新会生产基地生产运作已趋于平稳。”

“目前,我们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合作的供应商都已经正常开工,物料供应也比较充裕、畅顺。我们对疫情控制充满信心,希望公司发展越来越好,更好地回报社会和消费者。”田春光表示。

责任编辑:黄楚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