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

广州高新区在全国首发柔性AI视觉口罩机

发布时间:2020-02-09 12:24:0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张成 张恺) 硬核科技支援全国“战疫”!面对市场口罩荒,广州高新区的广州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争分夺秒,加快科技攻关和技改,仅用3天就将3C产品质量检测机改造为柔性AI视觉全自动口罩机。

据悉,这是全国首款利用AI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进行鉴别和操控的视觉数字全自动口罩机,将于2月10日实现量产,单机产量可达每分钟120片,日产口罩超15万片。相比传统口罩机,这款机器生产更集约、更稳定,占地面积更小,可满足长时间运行需求,将实现强大的口罩生产能力。

全国首个柔性AI视觉口罩机单机日产口罩超15万片  贾自豪摄

硬核科技发力,打造全链条的防治用品生产体系

口罩短缺!试剂盒短缺!防护服短缺!广州高新区迅速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 60余家科研单位争分夺秒,蓝月亮全力启动消杀产品生产,洁特生物紧急恢复口罩生产,佛伦斯转战防护服,普理司等企业研发“广州造”口罩生产线……全方位构筑起“防、检、治”一体化疫情防治体系。

把口罩机攻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2月5日,该区紧急召集区内智能装备企业,动员国机智能、启帆、明珞、洁特等重点企业加快技术改造,研发生产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等自动化设备,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号召各企业在此非常时期,突破企业之间的界限,以最快速度完成技术攻关和设备制造。对于首个完成任务的企业,该区给予支持奖励。

这一倡议很快得到普理司科技等企业群起响应。普理司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林小博介绍,从2月6日启动技术攻关项目到2月8日完成,仅用时3天,2月9日实现试产,2月10日开始量产,充分体现了广州高新区速度,得益于该区雄厚的工业制造基础和强大的科研水平。

记者了解到,该区还有另外一个口罩机攻关团队,目前也在加紧技术攻关,预计5天将会形成成果。

3天大变身 视觉检测设备改造为自动口罩机

据悉,普理司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人工智能企业,主打产品是机器人视觉检测设备,业务包括软件研发、产品设计与制造、营销与售后服务,在2019年被认定为瞪羚企业。

“我们在工业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应用、机器视觉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上具有核心技术,而且相较于其他的软件开发商,我们的优势在于不仅做软件,也具有硬件开发的能力。”普理司创始人、董事长林小博是广州高新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人才专家,他介绍说,这款“众智”口罩机是全国首发柔性AI视觉口罩机,将可大大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实现120片/分钟,24小时不间断生产,日产超15万片。

“做成这件事情不容易,整个过程得到广州高新区主要领导和工信局等职能部门全力支持和上下游产业链通力协作。”林小博表示,在研发的过程中发现机器需要一个重要的零部件用来折叠口罩。虽然该零件普理司也有能力自己加工,但由于时间紧、人力缺,需要紧急向区内其他企业求助。

经协调,该区另一家智能装备企业广州数控全力支持。广州数控利用普理司提供的设计图,仅用了3个小时就生产出了口罩机所需的折叠口罩用零部件,并送到了普理司生产研发车间。

“此外区里还有生产无纺布的企业积极给我们提供生产原料。”林小博说,为了积极响应广州高新区的倡议,为了支援全国打赢这场“抗疫”战争,各家企业一呼百应、互相支持,有零件的出零件,有原材料出原材料。“2月8日凌晨4点多还有企业来给我送零配件,大家做这件事情真的是众志成城。”

身藏72变 柔性技术可适应多种生产线

普理司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的工业应用管理领域上的技术在这台全自动口罩机上得到充分体现——整个口罩的生产过程集“过程质量检测、机器人引导、定位、识别、信息采集管理和自动化生产线集成应用”于一体,搭载视觉检测设备保证每个出品都是合格的产品。据介绍,该款型号的全自动口罩机普理司的满产月产量可达50台,投入使用后将大大缓解疫情期间口罩紧缺的情况。

该款全自动口罩机的另一大特点是采用模块化柔性设计,能避免未来因口罩需求量的剧烈变化导致的产能浪费。

据介绍,由于该设备原本是利用视觉检测机器改造而成,当对口罩的需求量减少时,又可以改装回原来的视觉检测设备,其本体实际上是一个拥有视觉检测的功能的自动化生产平台——核心技术具有通用性,所具备的视觉检测技术在目前所有的工业领域,包括在印刷行业、3C行业、手机行业、RFID物联网领域、太阳能电板行业、无纺布行业及柔板等行业,甚至新兴的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领域都能得到应用。

林小博表示,在疫情过去以后,这型设备可以做涂布机,也可以应用在许多3C类电子消费产品的生产线上,如各种卷材外壳、柔性显示屏幕、柔性电路板等的质量检测。只要具有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需求的生产线都能够将其改造为所需的设备,不仅可以嵌入成为某生产线的组成部分,也可以独立完成一个产线的生产。而且由于不需要重新建造,改造成本也相对较低,能让企业的生产更加灵活。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