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当代“黄埔军人”发出了请战书!

发布时间:2020-02-01 00:22:0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陈毅恩 陈颖欣 刘璟 刘冰熙)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七,这个“人日”很不寻常——广州市黄埔区25名军队离退休干部,向市委、市政府及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了一份亲笔签名、盖着大红手印的“我们的请战书”。他们都是历年退役安置到黄埔区的原军队医务工作者,有的曾参加过2003年“非典”一线防控,有的现在还从事医疗工作。在这份庄严的请战书上,他们表示了随时准备着投入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广州退役军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黄埔区退役军人这一义举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早就有着历史的传承和近期的“热身”。众所周知,黄埔区是驰名中外的黄埔军校所在地,区内驻军部队以及军人素有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他们退役后,纷纷加盟区委政法委牵头组织的“广州街坊·靠埔青年”群防共治队伍,平时开展巡逻守望、治安维稳的公益活动,为“平安黄埔”建设再立新功。面临这场史无前例的战“疫”行动,他们挺身而出,雄风不减当年,从1月24日农历除夕开始就投入到另一个没有硝烟的特殊战场,走街串巷做疾控排查,给出入人员测体温,给隔离人员送温暖,给忧心忡忡的行人做宣传,给不戴口罩的人们做劝导……截至1月31日,全区累计发动超5万人次群防共治力量参与这场“战役”,其中退役军人就占了1000余人次,曾经从事部队医疗工作、参与2003年“非典”救治的达到115人。他们是“广州街坊·靠埔青年”群防共治队伍的中坚力量,又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在永和街,退役军人加入到街道“健康来穗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生活保障志愿队,积极为来穗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提供上门餐食取送、米油菜品代购、垃圾分类处理等服务;对情绪焦虑者,刘家伟,黄季铧,黄镇坚等几个骨干人员还采取隔门陪伴聊天的方式,让来穗人员感受到温暖、消除后顾之忧,自觉主动坚持完成居家观察任务。自全区启动疫情防控响应以来,他们坚持做到每日每户跟踪体温测量结果。截至1月31日,志愿队共上门服务60户110人,代购药品、牙膏等生活用品若干,大米、食盐、青菜、蛋品、面粉等物品一批,发放防疫物资包60份。

在萝岗街,退役军人加入到“广州街坊·香雪哨兵”志愿服务队,与街道辖内保安、治安积极分子、青年团员等志愿者一起,在地铁站出入口、公交车站,为侯乘人员和过往行人测量体温,派发《市民健康防护指引》《新冠肺炎通用预防指南》等防控疫情宣传单张。同时,他们还协调组织社区物业人员,为行动不便和居家观察的家庭提供代拿快递、送餐等服务。街内多个小区封闭管理,某业主因腿脚不便无法出门,他们以“香雪哨兵”志愿者身份,主动帮助取送外卖送到他家门口。

退役军人张万良在给出入人员测体温

在龙湖街,退役军人加入到街道群防共治队伍,出动近千人次,加强对来穗人员排查,对重点场所、重点部门进行排查,入户开展防控疫情宣传,派发宣传资料近万份,防止虚假信息传播。有着31年党龄的退役军人张万良,在了解到居住地旺村需要设岗设卡开展排查登记工作时,主动向旺村党总支部请缨:“关键时刻,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军人也要有军人的样子!我虽然年纪大了,也早已退役了,但疫情就是敌情,退役不能退休,希望能为这场战斗做个力所能及的勤务兵。”就这样,这位老“黄埔军人”义无反顾地走上战“疫”第一线,每天都在为旺村家园把守防疫拒毒的平安大门。

黄埔区退役军人,不愧为“黄埔军校”新一代接班人、抗击疫情战场上最可爱的人。

 

责任编辑:黄楚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