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清溪公安分局三中派出所:践行枫桥经验 坚持从“小”做起

发布时间:2019-12-16 08:28:0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图为快速侦破一起盗窃案件,当事人送锦旗表示感谢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莞宣)东莞市清溪公安分局三中派出所是一个名声很响的派出所,这个派出所连续12年被评为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连续8年被评为市级青年文明号……三中派出所为何能连续多年保持优秀?这个派出所有什么工作秘诀呢?日前,记者来到了该派出所,通过现场跟踪调查,找到了该所“秘诀”的蛛丝马迹。

化解“小纠纷”,推进大平安

10月29日下午2点,清溪镇青湖工业区夏立电子厂起纠纷了:夏立电子厂进行转型升级,将工厂名称变更为夏立电子有限公司。但一些工人担心工龄奖金等待遇会受到影响,要求厂方给说法。双方起了纠纷,生产要受影响,急坏了工厂负责人、急坏了厂里的工人。

负责该片区的警务室警长陈李锋获悉情况后,立即赶赴现场处置,同时向派出所申请驻所人民调解员以及清溪镇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协助,共同化解纠纷。经过耐心的政策宣讲和教育劝导,在派出所、人社部门的全力推动下,不到一天时间就逐一解决了工人们的问题,工厂恢复正常。11月6日、12月13日,三中派出所所长谢广高先后两次到该厂回访,得知工人待遇得到保障还有所提高,工厂订单已排到明年后,才真正将这宗纠纷案从日常工作备忘录中删除。

夏立电子厂的纠纷,仅是三中派出所化解基层矛盾的一个缩影。在践行“枫桥经验”的过程中,三中派出所大力推行“公调对接”、“律所共建”、专职人民调解员进驻派出所,配合民警开展“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的三位一体调处新模式,凝聚多方力量,不断健全一体化调解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在化解基层矛盾的过程中,三中派出所还建立了“走访+回访”的常态化机制,民警下基层、访群众、勤跟踪,把工作做在前头,做在细处,对矛盾纠纷调解结果实行事后跟踪回访制度,对矛盾隐患“一个不放过”。

通过不断的磨合、累积经验,三中派出所走出了一条适应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的矛盾化解新路子。2017年至今,该所共调解各类纠纷700起,纠纷成功调解率超95%。辖区未发生因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的“民转刑”和缠访闹访事件,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事。

图为警长和驻所人民调解员在工厂接处警,调解员工纠纷

力破“小案件”,挽损赢民心

三中派出所围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琐碎“小案” ,秉持“零容忍”“零懈怠”理念,坚持“小题大做”,始终把“盯小案、破现案”作为社会治安防控的重要抓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街面扒窃、盗窃摩托车、入室盗窃、电信诈骗等易发案件,联合刑侦部门成立了“小案打防”组,不定期开展案情研判会,坚持“小案件,大责任”,力争侦破民生小案,及时为群众挽损。

对“小案”的认真态度,赢得了民心。2017年开始,三中派出所提出了构建 “警力+民力”群防群治新模式,倡议一发出,辖区各界自建了“猫眼小视频”1000余个,以及7支义务巡防队力挺派出所工作。特别是为确保每年长达两个月的禾雀花“赏花行”活动安全不出事,派出所不等不靠,依托群众,主动作为,经受住了景区每天最高量12万人次的考验,确保了连续8年赏花行活动安全、有序、顺利举行,确保了辖区“平安不出事”。

图为派出所到企业开展宣传活动

勤送“小服务”,真情解民忧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三中派出所全面布建了“一呼百应”警民联防点108个,民警们还建立了自己的“微信警务室”,辖区群众通过微信可以直接向民警咨询问题、反映线索。“线上线下”双头并进的服务模式,让派出所倾心为民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服务工作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今年来,该所还不断深化便民利民举措,创新户籍窗口服务模式,将改革的指向聚焦在着力完善“最多跑一次”,在所内设立了24小时自助办证机,践行“随来随取、即来即办、群众办好才下班”的承诺。全所上下积极主动通过采集服务对象信息、为群众寻回走失儿童、体弱病残人员特事特办、送服务上门等方式,全力展现新时代“枫桥式民警”风采,将贴心和便捷送到群众身边,把便民小举措惠及更多的群众,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