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工匠

东莞公安开展智慧新警务建设 打造“科技护城墙”

发布时间:2019-11-19 11:06:2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报道)11月19日,东莞市公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东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科技信息总工程师莫杰东作为主发布人通报了东莞公安机关智慧新警务建设工作情况及成效。

2019年,全市公安机关对标一流,抓统筹、强基础、补短板,着力构建“智慧新警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支持下,明确全市公安机关用三年时间(2018年至2020年)打造“全域感知、数据驱动、深度智能、移动协同”的“科技护城墙”,让警务运作更高效、让打击防控更精准、让民生服务更智慧、让群众生活更安全。

打基础:深化基础数据采集获取

科技护城墙建设,数据是基础。为了解决“基础数据不明”这个困扰东莞社会治理的瓶颈问题,东莞市公安局高位谋划开展“二标四实”(标准作业图、标准地址库, 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设施) 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在全市范围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掌握了东莞实有人口数、实有房屋、单位、设施等基础信息,将这些数据清理入库,并共享给政府其他职能部门使用,实现部门数据共享,利用大数据分析,统筹各个区域的公共资源,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让有限的资源最大化的服务于每个市民。

东莞市公安局还积极推动与市政府其他部门数据交换和共享,目前共享基础数据3000万条,获取数据8.8亿条;大力拓展社会行业数据来源渠道,采集社会行业数据8亿条。目前,东莞市公安局数据中心共汇聚静态数据328亿条,同比2017年(68亿)增长了4.8倍;视频、卡口前端感知网动态数据2942亿条,同比2017年(38亿)增长了76倍。

织网络:织密前端感知网

据介绍,针对之前东莞市视频前端数量小、种类少等问题,2018年下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在全市范围大力开展一、二类视频点建设和联网工作。截止今年10月底,全市一、二类点共达到9.9万多路,其中一类视频点3万多路,是2017年(1.1万多路)的近3倍,二类视频点6.9万多路,是2017年(1.2万多路)的5.5倍。

打造了以人为核心的智能感知体系。积极推进动态人脸、视频结构化、“慧眼”小视频等视频智能化建设与应用。截止今年10月底,建设了动态人脸4210路;视频结构化4185路;“慧眼”小视频6.5万路。

构筑了以车为要素的立体防控网络。截止今年10月底,全市电子警察、村居、加油站、高速公路、治安等卡口建设联网数量3662路,是2017年(371路)的近10倍。实现了全市电子警察和智能停车场全联网,年底前将实现全市加油站和村居卡口全覆盖。

筑城墙:创新建设“慧眼”小视频

据了解,一、二类视频安装场地要求高、覆盖范围主要在交通干道和重点公共区域,对与社会治安密切相关的内街小巷的覆盖不足,为有效解决视频监控最后一米的问题,市公安局开全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之先河,秉承“群防群治、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理念,以“公安统筹、运营商建设、用户租用”的模式,创新开展“慧眼”小视频建设。作为一、二类视频的延伸和补充,“慧眼”由运营商在沿街商铺、村居小区、机关单位、工厂企业等重点场所推广安的,装具有实时监控录像功能的摄像机,用户只需支付每月不到百元的月租就能直接使用。与一般的商业视频监控不同,除了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客户端进行实时监控和视频调阅外。“慧眼”与公安后台联网,一旦有案事件发生,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慧眼”快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

目前,“慧眼”小视频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慧眼”小视频很好的弥补了原有视频监控的盲点,在找回失踪人口,快侦快破案件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比如:今年9月22日,大朗镇一名小孩因为与家里赌气出走失踪,家人很着急,于是报警,民警就是通过安装在村口的“慧眼”小视频判断孩子没有离开村子,坚持在村内寻找,最后终于在离家约1公里外的空地找到了孩子。11月10日,常平土塘村一水果摊发生一宗抢夺案,民警也是通过附近一工厂安装的“慧眼”小视频发现了案件关键线索,不到24小时就抓到了嫌疑人。该工厂负责人听说其安装的“慧眼”协助公安机关破案帮助了事主后,表示:实实在在的效果远比任何嘴上说的都强!

作为“智慧新指挥”的试点地市之一,东莞市公安局通过建设新的情报指挥系统,支撑形成了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反应快速的新警务指挥模式。在接处警方面,由原来的“市局+分局”两级接处警模式,升级为“一级接警、分级分类处警”模式。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统一接警,同时,将122报警电话一并归入市局指挥中心,实现更高效的警情流转,更全面的指挥调度,更迅速的警力部署。新模式下,有效解决了人员及电话占线等问题,接警岗位人员较以前减少77%,电话接通率从以前的66%提高到92%。

通过时空情报分析、警力资源配置分析等空间可视化分析手段,优化配置勤务资源,实现一张图上勤务管理智能化。按照新勤务运行模式,各分局以派出所、警务区(社区、村)为单位,科学划分巡区巡片、优化巡防路线,整合辖区民警、辅警资源力量,实现精准巡防。全市实时路面警力比以往提升了53.4%。

新情报指挥系统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上集成“视频监控、卡口防控、卡点查控、智能感知、治安巡防”五张网,统一上图,指挥员可以“一张图”掌握报警人位置、现场态势、周边警力部署等情况,一旦有紧急案事件发生,指挥员可以通过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直接调度就近警力开展处警或增援。新模式下处警平均用时7分钟,比以前快了5分钟,处警效率提升41.7%。比如,今年4月16日,市局指挥中心接报警称:东莞大道往东城中路桥底下有一辆面包车自燃,接报后,指挥员立即调度附近铁骑,于2分钟内赶到现场,迅速控制火势、疏散周围车辆和群众,很快就恢复了现场正常的交通秩序,除自燃车辆外,事件中无发生人员伤亡及其他损失。有报警群众形象的说,科技信息化给公安铁骑插上了智慧的翅膀,让它在群众危难时刻,总能给予最快速的反应和最有力的援助。

据介绍,依托强大的基础数据库和联合情报作战应用平台,市公安局成立了东莞市公安局联合情报作战中心,为各警种、各部门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情报支撑服务,“快研判、快破案、快挽损”成为东莞公安招牌动作,打击工作渐成体系,全局整体打防管控的工作效能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

科技支撑成为侦查破案的“杀手锏”。随着智慧新警务工作的不断纵深推进,东莞公安的打击工作开始呈现“敌动我知” 的精准打击效果。在个案的支撑上,体现出“唯快不破”的独特优势,案件发生后,立即以科技支撑开展研判、追踪、落地,实现案件的快侦快破。如让市民深恶痛觉的两抢案件在去年下降八成的基础上,今年又下降了五成,基本上做到发一宗破一宗,且破案不过夜。在类案的研判上,逐步释放“从人到案”的打击效能。针对职业性、地缘性、区域性犯罪群体,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综合开展情报研判,实现全链条式精准打击,今年市公安局的破案数、刑拘人数、逮捕人数、移送起诉人数同比往年大幅上升。

“图像+数据”为防控工作提供“新路径”。以前受制于东莞人口流动性大,警力不足等客观因素,公安机关的管控工作一直比较被动。随着近年智慧新警务工作的推进,以大数据深度融合为手段,以视频前端建设为工具,以系统建设为载体,针对重点高危人员、重点场所建立了监测预警体系,着重提升对职业性、地缘性、区域性犯罪的打击、挤压、挤离能力。目前,市公安局正在搭建“智能情报管控系统”,针对社区管理的重点、难点,综合运用现有的海量数据资源,通过智能化、自动化分析研判,向基层民警推送精准的管控指令和高质量的情报,滴灌式指导民警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管理,改变传统的社区警务模式,全面提升社区民警工作质效,努力实现精准防控目标。

过去,广大市民办理公安政务服务事项,需要到公安机关实体政务大厅业务窗口,部分群众特别是上班族要耗时费力才能把事办成。现在,东莞市公安局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服务,致力打造智慧型公安政务服务模式。通过数据共享,让人与“公共服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全面连接,通过“机器换人”打造全天候自助服务厅。在全市建成公安(交警)24小时自助服务厅77个,共投放多功能一体机、自助办证拍照一体机(户政)、车驾管自助办理机、违章处理机、身份证和出入境证件自助取证机等自助服务终端387台,今年来通过自助设备共受理各类政务服务7.3万多宗,占同类业务总量的13%,大大方便群众根据自己的实际时间安排办理有关业务。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