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 广州南沙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南沙工业园: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现生态效益和产业升级双赢,成为生态工业园区的典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代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近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印发《南沙区绿水青山就是金...

  • 多部门协同发力,广州加快推进国家环境健康管理创新实践

    (通讯员供图)5月28日,在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支持下,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下称华南所)与市干部和人才健康管理中心(下称健康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

  • 广州经验亮相美丽中国百人论坛

    (通讯员供图)5月24日,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5年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建言十五五,同筑美丽中国。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以探索超大城市美丽城市建设路径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为主题作交流发言,...

  • 广东将红树林纳入生态补偿范围

    (通讯员供图)近日,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今年,省财政安排公益林补偿资金共28.03亿元,补偿面积6600余万亩,其中红树林补偿资金约600万元,首批6个村集体获公益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激励补偿。推动红树...

  • 广州番禺区减污降碳协调推进PM2.5浓度连续8年达标

    十四五以来,番禺区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全面加强固定源、移动源监管和扬尘管控,实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1-2024年,番禺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13.7%,达标天数比例提升6.6个...

  • 广州南沙全面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 提升生态“气质”

    为有效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近期,广州市南沙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多措并举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组织开展南沙区广东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污染防...

  • 创新执法联动机制,广东多部门联合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

    (通讯员供图)2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广东省林业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等部门,全省上下迅速推进清风行动2025和春季护鸟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猎捕、交易鸟类等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 上千对新人共植520“同心树” 广东倡导“有喜事来种树”

    (通讯员供图)5月20日前后,广东各地集中举办青年集体婚礼暨有喜事来种树活动,超1000对新人携手种下象征爱情常青的同心树,有喜事来种树已成为社会新风尚。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今年以来,广东通过全国义务...

  • 广州天河区构建高精度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助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PM2.5、PM10监测仪数据比对验收。(通讯员供图)为全面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天河环境监测站(下称天河环境监测站)通过对奥体站、龙洞站核心设备迭代与站房标准化改造双轨并进,实现...

  • 广东物种“家底”有多厚?

    (通讯员供图)2025年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万物共生和美永续。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广东的物种家底有多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了什么?看生态系统:生境保护成效...

  • 广州黄埔聚焦环评服务持续探索创新举措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埔分局(以下简称黄埔分局)聚焦环评服务领域,持续探索创新举措,将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三个领域深度融合、高效衔接,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绿色发展。围绕高质...

  • 广州南沙区助力全运会注入绿色基因

    蕉门碧道河岸沿线。(通讯员供图)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联合承办的国家级体育盛会,不仅是一场竞技的盛宴,更是一次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检验。广州市南沙区作为湾区核心及赛...

  • 广州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评估报告

    广州作为全球34个生物热点地区之一,素有花城美誉,良好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5月22日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即将来临之际,广州市生态环境局5月18日发布《广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评估报...

  • 全省首发!广东第一份综合性生物多样性报告出炉

    2025年5月17日,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周在肇庆市正式启动。现场发布省内首份生物多样性报告《广东省生物多样性(2025)》(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牵头并联合广东省环境科学...

  • 潮州凤凰山保护区获评全国首批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首批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所,广东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省首个入选的保护区类型。在生态文明教育创新中,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探索,以自然科普教育中心为枢纽,联动科研宣教...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